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6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23篇 |
教育与普及 | 2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篇 |
综合类 | 4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棉铃虫齿唇姬蜂对棉铃虫血淋巴酚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及其寄主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为模型,研究了内寄生蜂对寄主血淋巴酚氧化酶(PO)的影响。结果表明,棉铃虫被寄生后,血淋巴的体外黑化率显著下降,酚氧化酶的活性被抑制。寄生后48h,血浆中PO的活性降低约83%。注射0.5雌蜂当量的萼液对PO活性的影响与寄生相似,这表明寄生引起的PO活性的下降与寄生蜂萼液中所含成分有关。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正常未寄生情况下,血细胞中的酚氧化酶原(proPO)可被牛胰蛋白酶激活,而在寄生及注射萼液后,血细胞中的proPO则不能被牛胰蛋白酶激活,而且活性略有下降。以上结果显示,齿唇姬蜂对棉铃虫的寄生造成了PO的活性下降,而且这种抑制与寄生蜂的萼液有关,抑制的原因可能是萼液成分(多分DNA病毒等)抑制了proPO在血淋巴中的表达或加速其降解所致。 相似文献
32.
33.
侵入种刺苍耳在内蒙古和宁夏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刺苍耳(X anth ium sp inosum L.)在呼和浩特和宁夏中卫地区的逸生状况,并对其形态学、生物学和生境特点作了阐述.指出了它的危害性和目前的防治办法,作出它在中国的现状分布图,并推测了其未来扩展分布区. 相似文献
34.
中国刺子莞(Phynchospora Vahl),砖子苗(Mariscus Gaertn.)二属果皮微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剑秋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9(3):80-90
35.
介绍了刺翼蚱科Scelinlenidae、短翼蚱科Metrodoridae、蚱科Tetrigidae形态特征,通过检索表的形式对河池地区刺翼蚱科、短翼蚱科、蚱科进行了分类研究,共记载了3科13属45种.其中11种为广西新记录. 相似文献
36.
通过运用瑞士产Kistler三维测力台和Vicon人体运动捕捉系统同步采集信息,对6名上海体育学院击剑队员在3种不同步法下做出弓步刺的实验,分析3种步法对弓步刺技术的影响,试验中数据结果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步法对弓步刺技术速度的影响较大,不同步法下的弓步刺技术特点鲜明,可根据运动员自身和对手的技术特点和习惯,选择相应的步法,从而达到对比赛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7.
38.
采用不同水刺压强对废革胶原纤维/涤纶纤维的纤网进行加固成形,研究最终水刺材料的缠结结构,并分析了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废革胶原纤维/涤纶纤维水刺材料的缠结结构主要由3部分组成,其中涤纶纤维的相互缠结作用是强力的主要来源;随着水刺压强的增加,涤纶纤维在厚度方向上的穿插程度越高,胶原纤维的开纤程度越大,试样表面平整度下降,材料在性能上表现为纵横向断裂强力的增大,平均孔径先减小后增大,对Cu2+的总吸附量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39.
一种新发现的镉超积累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以杂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和小区试验,从20科54种杂草植物中筛选出镉(Cd)超积累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试验结果表明:在Cd投加浓度为25mg/kg条件下, 龙葵茎和叶中Cd含量分别为103.8和124.6mg/kg, 超过了Cd超积累植物应达到的临界含量标准100 mg/kg;而且, 其地上部Cd富集系数为2.68, 地上部Cd含量大于其根部Cd含量, 植物的生长未受抑制, 这些特点均满足Cd超积累植物的衡量标准. 小区试验也表明, 龙葵对Cd的富集特性均符合Cd超积累植物的基本特征. 因此, 可以确定龙葵是Cd超积累植物. 本研究对于超积累植物筛选乃至植物耐性生理、遗传和进化等具有一定意义,并为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