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用小剂量干扰素诱导剂>PolyI:C及免疫刺激剂刺五加配伍,治疗慢性乙肝感染者32例(慢迁肝12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20例),同时以26例(慢迁肝11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15例)作为治疗对照。三个月后,治疗组病例血清HBsAg滴度显著下降,而对照组则反见滴度上升,两组比较HBsAg滴度下降率分别为59.38%及7.69%(P<0.0001)。治疗组无滴度上升者,对照组有30.77%的病例滴度上升(P<0.001)。此外,治疗组肝功能絮状试验有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的HBsAg滴度降低,可能间接反映出降低了的病人及携带者的传染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112.
发酵中药是传统中药材精细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可以起到增效减毒、扩大适用范围等作用。通过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将药食同源的刺五加与灵芝有机结合,达到协同增效的目的。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常规固体发酵参数的最适范围和微生物生长因子种类;其次,通过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曲面优化,得到并验证最优的生长因子组合;最后,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对发酵前后的刺五加提取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刺五加-灵芝双向发酵的最佳工艺为:粉碎粒度为10目,基质加水量为40%,菌丝体与固体基质的质量比为2∶1;最佳生长因子组合为:MnCl2为84 mmol/kg、NaCl为56 mmol/kg、CaCl2为149 mmol/kg;发酵后的刺五加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强,明显高于刺五加、灵芝及刺五加-灵芝混合提取物,提高了刺五加的保健功效,为系列大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活性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3.
刺五加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均匀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方法,对刺五加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温浸法中四因素对刺五加总黄酮提取的影响顺序为:浸泡时间>乙醇浓度>水浴温度>料液比,刺五加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8倍体积80%乙醇浸泡1.5 h水浴温度70℃,这些提取条件的确定为中药刺五加的大规模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4.
研究药用刺五加浸膏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HPLC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对刺五加浸膏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刺五加浸膏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3-甲氧基-4-羟基反式苯丙烯酸正十八醇酯(1),2-呋喃甲酸(2),反式对羟基肉桂酸(3),异嗪皮啶(4),异香草酸(5)。化合物1,2,3,5为首次从刺五加浸膏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