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49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8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转子组是离心式压缩机制冷机组中的中心运转部件,它结构复杂、尺寸精度高、运转速度高,一旦磨损修复非常困难。本文主要介绍利用刷镀新技术来修复转子组等类似轴类零件。该方法不仅可以节约维修时间,降低维修成本,避免浪费,而且完成可以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2.
朱华成 《安徽科技》2011,(11):39-40
桑蚕鲜茧缫丝技术一般只在鲜茧上市时或者在收购少量夏茧时使用,主要原因:一是鲜茧运输量大且不宜贮存,只有烘干后才能长时间贮存;二是速冻、冷藏鲜茧需要库房面积大,制冷设备多,投资较大;三是缫丝副产品的利用率不高。  相似文献   
53.
我国是最早利用天然冷源的国家之一。3000多年前就懂得贮藏和利用天然冰,战国时就有专门的“冰房”,三国时代已把冰加以专门贮存,就象粮食、食盐一样。由于近代中国科技落后,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仅上海、天津、汉口等几个口岸城市有几座冷库。制冷空调行业、制冷空调科学研究和教育完全是空白。一直到1956年我国才开始在大学中设立制冷学科。  相似文献   
54.
采用芯材为石蜡,壁材为密胺树脂,相变温度为35.66℃,相变潜热为158.7J/g的微胶囊相变材料制备制冷背心原理样衣,与隔绝式防护服配套使用,并委托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防化研究院生理评价试验中心对制冷背心进行生理评价试验。在室温36℃,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测定穿着隔绝式防护服配有制冷背心前后的人体胸温、手温、腿温和肛温等参数随穿着时间的变化关系;结合人体产热,散热经验式与伍德科克人体散热理论建立模型,探讨人体穿着隔绝式防护服配有制冷背心前后人体平均体温随穿着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对如何提高人体着装舒适度和延长隔绝式防护服穿着生理时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穿着隔绝式防护服配有制冷背心前后,人体胸温、背温、手温、腿温和肛温明显下降;通过建模计算分析,穿着隔绝式防护服配有制冷背心前后的人体平均体温随穿着时间的变化关系计算值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变化趋势一致;在相同条件下,穿着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过程中,人体体温较穿着未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有所下降,上升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55.
赵小强 《甘肃科技》2010,26(19):79-81
阐述了半导体制冷的技术特点及其在电冰箱中的应用。半导体制冷具有许多优越性,随着半导体制冷技术的进步,其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6.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闭式气体膨胀循环——绝热膨胀-放气回热式制冷循环,或者称改进型G-M循环,采用该循环的制冷机具有Gifford-McMahon(G-M)循环制冷机的结构简单、无维修运转周期长、振动较小等优点,而该循环的效率比G-M循环高。与G-M制冷机相类似,采用该循环的制冷机也可以做成多级。本文叙述了循环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循环的热力学分析及新循环与G-M循环的性能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供制冷机的设计和实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7.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运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概念分析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在制冷率给定的前提下,得到了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最佳传热温差。典型计算的结果与工程实际符合良好。根据有限时间热力学概念所提出的方法比经典的热力学分析方法更接近实际。文中提供的最佳温差图线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双温冰箱压缩/喷射式混合制冷循环系统的分析阐明了混合循环的节能原理,同时推导了混合制冷循环的理想制冷系数.理论计算表明混合制冷循环系统的效率比简单制冷循环的高.  相似文献   
59.
热声制冷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热声能量转换的物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套热声能量转换的实验验证装置,从而不仅验证了热声制冷效应的确定存在,而且指出了这一新颖制冷方式的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0.
本文叙述了JC2/6F-10L船用制冷压缩机的设计特点,介绍试验的装置流程,对试验结 果作说尽的分析.并与原产品JC2/6F-10制冷压缩机的运行特性进行对比.试验表明:长行程制 冷压缩机提高了Ke值降低的KG值、运转平稳、振动小、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