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0篇
系统科学   93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34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针对降雨入渗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问题,采用非饱和土理论进行了降雨入渗过程的数值计算研究,围绕降雨强度、渗透系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4个算例的计算与分析.利用Geo-Studio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研究结论为:(1)土体的基质吸力有利于边坡的稳定,忽略基质吸力得到的结果会严重偏小;(2)降雨强度对低渗透性模型的影响不明显,对于高渗透性模型的影响较大;(3) 坡角处以及坡顶处会出现应力集中,且土体在该位置处的强度较低.上述研究能够为实际工程中边坡的防治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12.
通过理论模拟氢分子离子处在高振动态下的库仑爆炸核初始动能释放谱,详细地研究了强场中氢分子离子在相应振动态的电荷共振增强电离过程.计算结果表明:振动态为υ=5的电荷共振增强电离过程和振动态为υ=6、7的电荷共振增强电离过程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913.
利用能量泛函的方法,研究了方程ut-div(!up(x)-2!u)=f(u)(x∈Ω,t0)在正初始能量下解的爆破问题。在对f的增长阶等条件作了一定的限制情况下,证明了该方程的能量泛函在时间t*处趋于无穷,因此,方程的解在有限时间内爆破。  相似文献   
914.
为研究土工膜气胀及其与地下水位上升、水库蓄水及库水位骤降等影响因素的关系,研制了土工膜气胀模型试验装置,并对不同模拟工况下的土工膜位移、膜下气压、吸力、孔隙水压力以及竖向土压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气压和孔隙水压力均随地下水位上升而增大,其大小由地下水位上升幅度决定;当地下水位与土工膜之间的非饱和区域较小时,膜下孔隙压力受库水荷载作用增加显著,在蓄水初期极易引发土工膜气胀变形,建议在膜上设置一定压重防止土工膜被顶起;膜下孔隙压力变化滞后于膜上荷载,库水位骤降时,膜下气压将大于膜上荷载,从而引起土工膜气胀破坏。  相似文献   
915.
根据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考虑初始缺陷的混凝土结构锈胀时间预测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结构寿命预测极限状态函数,并发展了基于三阶矩法的时变可靠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与Monte-Carlo方法对比,在计算结果较为吻合的情况下,本文方法减少了计算次数,提高了分析效率;在混凝土材料参数中,混凝土结构失效概率对保护层厚度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最为敏感,失效概率对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类型敏感性较差.  相似文献   
916.
为明确初始孔隙在荷载作用下对混凝土结构的损伤及裂缝扩展路径的影响,设计并分别制作了初始孔隙为0%、2%、4%和6%的8根钢筋混凝土梁,开展单调静载受弯性能试验,分析其力学性能和表面裂缝分形维数变化情况。通过将裂缝分形维数引入混凝土本构关系中,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强度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预制初始孔隙缺陷的钢筋混凝土梁仍满足平截面假定,预制孔隙一定程度削弱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同时跨中裂缝的产生、扩展和演化更迅速。裂缝扩展路径的分形维数可以反映钢筋混凝土梁的损伤程度及其破坏过程,本文建议的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的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17.
利用初始速率法原理,遵循科学的假设检验思维,采用连续排水法准确测量不同时间生成氧气的体积,精确测定了Iˉ催化双氧水分解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常数.文章描述的连续排水法测定H2O2分解反应动力学性质实验有效利用常用仪器,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数据精确、重现性好,绿色环保,完全满足高校本科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918.
Solid-fluid interactions in unsaturated expansive clays can be divided into capillarity and adsorption effects based on their physical mechanisms. Most consti- tutive models for unsaturated soils are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e capillarity mechanism, ignor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adsorption effect to mechanical and hydraulic behaviors. For expansive clays, however, the adsorption effect which leads to more complex behavioral character- istics than that in low plasticity clays cannot be ignored. In the light of this, a new binary-medium model for unsatu- rated expansive clays is proposed, involving a consider- ation of the solid-fluid interactions stemming from the capillary and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s at the same time. Firstly, we assume that expansive clay is a mixture of two ideal parts, i.e. the ideal capillarity part and the ideal adsorption part, and then an ideal capillarity model and an ideal adsorption model, each of which is available for the corresponding ideal part, are established. Furthermore, a participation function is used to reflect the degrees of capillarity effect and adsorption effect. Finally, predictions are perform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consolidation tests and the cyclical controlled-suction tests published in literature. After comparing predicted results with test results, it is illustrated that the established model can quantitatively predict mechanical and hydraulic behaviors in expansive clays.  相似文献   
919.
鉴于可靠性对路网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建立结构可靠度指标从可靠性的角度评价设计方案.首先借鉴建筑结构承受载荷能力模型,给出结构可靠度的定义.然后,基于顺畅性和抗毁性来计算结构可靠度:运用路网各路段的加权平均饱和度,来量化/评价顺畅性对路网可靠度的影响;并通过路段加权平均饱和度得到初始可靠度,再根据各路网设计方案的抗毁性对初始可靠度进行修正,以计量抗毁性对结构可靠度的影响,最终得到路网结构可靠度.最后,用算例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0.
正利用半解析法得出单层非饱和多孔介质一维瞬间相应解浙江大学凌道盛凌道盛等基于Zienkiewicz提出非饱和多孔介质波动理论,考虑两相流体和固体颗粒的压缩性及惯性、黏滞和机械耦合作用,采用半解析的方法获得了一类典型边界条件下单层非饱和多孔介质一维瞬态响应解。研究推导出无量纲化后以位移表示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