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01篇 |
免费 | 148篇 |
国内免费 | 8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9篇 |
丛书文集 | 278篇 |
教育与普及 | 14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1篇 |
现状及发展 | 10篇 |
综合类 | 50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95篇 |
2022年 | 103篇 |
2021年 | 146篇 |
2020年 | 106篇 |
2019年 | 97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88篇 |
2016年 | 92篇 |
2015年 | 133篇 |
2014年 | 259篇 |
2013年 | 287篇 |
2012年 | 304篇 |
2011年 | 391篇 |
2010年 | 404篇 |
2009年 | 433篇 |
2008年 | 391篇 |
2007年 | 366篇 |
2006年 | 233篇 |
2005年 | 176篇 |
2004年 | 177篇 |
2003年 | 162篇 |
2002年 | 157篇 |
2001年 | 112篇 |
2000年 | 117篇 |
1999年 | 94篇 |
1998年 | 82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60篇 |
1995年 | 66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2 毫秒
951.
952.
孟晓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4(1):39-42
对等效系统法原理公式加以推导,利用其计算变刚度静定梁的位移和变刚度超静定梁的内力,说明等效系统近似法和变刚度超静定梁的计算步骤和过程,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53.
针对刚性大系统,根据实际数值仿真和科学计算的需要,提出了一类并行Rosenbrock方法.该方法将不同级分配到不同的处理器上同时计算,以提高计算效率.将其用到一类延迟微分方程上,并对其稳定性及收敛性进行讨论.该方法不需要迭代,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54.
文章结合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特殊性,利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计算受弯构件梁的变形及其正截面应力应变。最后将有限元计算的结果(裂缝开展深度、钢筋应力、混凝土应力)与精确解比较,分析误差存在的原因及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55.
梁柱外伸端板连接弯矩——转角性能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供用于半刚性连接结构分析与设计所需连接弯矩—转角关系,应用有限单元法对梁柱外伸端板连接抗弯性能进行了分析.首先,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连接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模型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接触非线性和螺栓预拉等因素的影响.需指出的是,连接螺栓应用由精确模拟螺纹尺寸的有限元分析校准的模型来模拟.利用已有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利用上述模型对端板外伸部分设置三角形加劲肋和未设置加劲肋的连接抗弯性能进行分析,讨论了端板厚度、柱翼缘厚度、螺栓直径、螺栓到梁翼缘与腹板的距离、梁截面高度、材料屈服强度等参数对连接弯矩—转角性能的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两种构造端板连接的弯矩—转角关系计算公式,通过与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该公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56.
对钢管混凝土柱-环扁梁和环梁4个节点在静载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从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两方面进行研究,环扁梁和环梁节点在扭矩、破坏形态、延性、耗能能力、刚度等方面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地震区推广应用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环扁梁节点的结构体系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7.
朱姝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0,(14):103-103
随着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种类型的简支梁结构和先简支后连续梁体结构因其便于施工,技术成熟而得到广泛应用;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商对梁(板)预制质量均高度重视,但对梁(板)安装质量常因为委托专业吊装队伍进行安装等原因而掉以轻心,导致部分桥梁梁(板)安装质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本文旨在结合工程实际指出梁(板)安装易产生的质量缺陷,并分析原因,针对性地制订防范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58.
在MTS 810试验机上对3种不同筋高的针织混杂结构复合材料T字梁进行准静态弯曲测试,得到各自的弯曲栽荷一位移曲线,进而研究材料的能量吸收和破坏模式.利用ABAQUS有限元模型(FEM)软件及用户自定义材料子程序(UMAT)模拟试验过程,通过计算得到载荷一位移曲线和破坏效果.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种分析结果比较吻合,表明用户子程序编写正确,并揭示筋高对复合材料T字梁的破坏及吸收能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59.
研究比较了3维有限元模型、平面有限元模型和弹性地基上双层叠合梁模型在分析旧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的适用性,指出加铺层路面结构变形视二垂直方向变形之叠加是可行的.由于旧混凝土路面接缝造成的结构间断,加铺层层底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收敛较其截面内力(弯矩和轴向力)困难,加铺层受力状况宜用其截面内力表征.调整双层梁的水平剪切变形和竖向拉压变形效应系数,弹性地基上双层叠合梁模型的加铺层截面内力计算结果与2维平面模型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