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37篇
丛书文集   77篇
教育与普及   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7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3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从第二代认知科学角度出发,运用体验哲学理论解析隐喻现象,并尝试在跨文化背景下验证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普遍方式,隐喻无处不大。  相似文献   
22.
新世纪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指出了学生自主学习所具有的三项重要作用,以教为导、以学为主;注重自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适应未来学习化社会的要求。章分析了学校和教师在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应该采取的方法措施,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在这方面进行的一些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23.
回顾《新青年》同人与复古派进行的激烈论战,我们发现中国文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文学的外部、内部请问题都被提上了论争的议程。随着论争的展开和深人,中国新文学的理论观念得到了全方位的建构与确认。这场论争的价值是不言自明的。发生在30年代的那场左翼激进派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战,虽然表面上仍然轰轰烈烈、咄咄逼人,但在文学的大旗之下却是文学本身问题的回避与政治参预热情的膨胀。作为社会政治进步在意识形态中的表现,这场论争的价值自不待言,但作为文学历史发展之环节,其价值却是令人怀疑的。这就需要对论战中的人的观…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以认知结构同化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相互作用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以期指导立体几何的教学.  相似文献   
2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全面、系统地展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和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6.
研究方志敏的狱中文稿,应该首先解决方法论问题。本文认为,烈士提供的大量内证,比后人揣度的几条外证,更真实、更可信、更有力。沿着这条思路,文章从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学的视角入手,剖析了方志敏的爱国态度、爱国行为、爱国理想,进而全面评述方志敏的爱国观。  相似文献   
27.
28.
迪昂的科学进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迪昂的科学进化观P.Duhem′sViewsontheEvolutionofScience¥//李醒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北京100039)皮埃尔·迪昂(PierreDuhem,1861~1916)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他...  相似文献   
29.
教师角色观和学生观及其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邰鹭明 《漳州师院学报》2004,18(1):113-117,140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的角色观和学生观是相对稳定且互相影响的.教师角色观和学生观不会随着教龄的增加或职称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且这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教龄5年以上的教师身上,回归分析表明教师对自我角色在新时期下的重新定位,即现代教师角色观是影响他们对学生定位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0.
"刘总是儒商!",和刘剑鸣打过交道的客户如是说。在采访刘剑鸣的整个过程中,记者深深地体会到了他的文化内涵。 刘剑鸣,1962年出生于中国台湾,幼年随父母移居美国旧金山。毕业于加州大学工业工程系。工作数年后在美国加州创立GP(Grand Pacific Enterpris)公司,公司业务涉及航空、汽车、电子等诸多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