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李鄂贤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5,(1):39-41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专章规定了依法不需要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对精神病犯罪人的处罚规定,这为司法实践中处理精神病人犯罪的案件提供了合理根据。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医疗程序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其性质定位上仍存在着认识偏差,适用对象范围及决定主体方面过于狭窄和单一,费用负担及事后监督机制也不尽合理。因此,完善对我国强制医疗制度的建构是当前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2.
杨红文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Z1)
中国刑法典在立法时既考虑了刑罚个别化,规定了初犯、累犯、自首、立功、胁从犯等量刑情节,在司法时法官根据法律规定和行为人的具体情况裁量刑罚,在执行刑罚时执行机关根据刑法规定及罪犯的情况,可以予以减刑、假释。罪刑法定原则一定意义上是包含了刑罚个别化原则。 相似文献
103.
现阶段,我国处置未成年人犯罪存在矫正措施单一、监禁刑的适用比例过高、非监禁刑基本处于空置状态、缓刑适用率不高、对非本地户籍的未成年犯罪人基本不适用缓刑等缺陷。建立科学的刑罚体系、取消未成年人犯罪无期徒刑的适用、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比例、设立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4.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职能的调整和优化,主张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让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共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社区矫正制度设计和安排应以公共管理为指导,使社区矫正管理真正成为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公共管理行为。在社区矫正公共管理中,是将社区矫正管理作为国家或政府的职责和义务。社会力量将以独立力量参与到社区矫正中,通过这种特殊的社会治理结构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矫正和教育。社区矫正制度由国家主导的一元体系转向"国家一刑罚、社会一矫正"的二元体系。 相似文献
105.
王雁凌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79-82
随着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人们对法律价值的理解更为透彻。对秩序与法的关系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从法与秩序的角度看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难发现,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经济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关键因素。亟须总结历次食品安全事故的经验教训,制定与《食品安全法》配套的实施细则,建立政府监管与消费者监督相配合的有效监督模式,对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提高罚金刑的幅度,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食品安全所存在的隐患。 相似文献
106.
与国外刑法相比较,我国刑法有关受贿罪刑罚种类的设置不够完善,尤其在剥夺犯罪人再犯的资格和能力、罚金刑等附加刑的设置方面存在一些缺憾,这对惩罚和预防犯罪无疑是不利的。在广泛查阅国外刑法的相关规定和思考后,对受贿罪附加刑刑种的完善提出增设和完善受贿罪资格刑和罚金刑附加刑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代购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由于商品的质量和价格等方面的原因,海外代购逐渐成了一种趋势。海外代购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代购盛行的原因,代购者该如何规避代购中的法律风险,以及如何从买卖双方和政府部门的角度,保障海外代购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8.
在押罪犯依法享有民事诉讼权,但由于在押罪犯特定的法律身份和人身状态,其诉讼权利的行使往往受到不应有的限制,特别是在押罪犯的民事起诉权、调查取证权、出庭权以及民事执行权等.为此,应当通过完善制度和人民法院及监狱机关的积极行为等途径保障在押罪犯民事诉讼权利的行使,以维护其民事权益.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中国古代刑罚的嬗变及刑罚制度的分析可知,中国古代的刑。罚与观念密不可分。从刑罚的起源来看,刑罚既不是“出于天”,也不是“起于兵”或“源于苗”,更不是由“象刑”演变而来,刑罚只不过是观念的产物,并随着观念的转变而发生变化。髡刑在中国古代之所以被认为比笞刑还重的刑罚,只能从古人对头发的不同观念来解释。而族刑作为极其残酷的刑罚制度,也不过是宗法制度和家族观念的产物,其存在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不论是“秋冬为刑杀”的“顺天行刑”思想还是“灾异赦宥”的行刑思想,都是当时的人们对四季及天象异常的相应观念在行刑制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0.
论我国行政犯罪惩罚机制的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5):8-11
行政犯罪作为犯罪的一种,同时也是一种行政违法行为,具有双重违法性。其与普通犯罪和一般行政违法行为具有紧密联系,但其与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为有效地惩处行政犯罪,其惩罚机制也有其特殊性。我国现行法制认可了对行政犯罪并处行政法上的制裁与刑罚的双罚制,但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还存在较多不完善之处,需要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