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11.
据报导,广东东莞法院采取“赔钱减刑”的做法,此事引发诸多争议。笔者试对这些争议意见做一些讨论,并提出设想。关于“赔钱减刑”的做法给出了简要讨论,本文认为,尽快从实体和程序上对“赔钱减刑”制度做出明确的规定,将“赔钱减刑”纳入法律规范的范畴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2.
刑事和解制度虽然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没有规定,但是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运用和解方法处理刑事案件的做法却早已存在,而且刑事和解制度还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因此,应当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确立刑事和解制度,对现实中已存在的和解现象进行规制,以便更好地维护案件当事人的利益,增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3.
马贵翔 《科技资讯》2008,(34):236-236
证据能力规则的价值主要在于通过排除不合格证据和确保基本事实证明上的高标准为探求真相提供帮助。作为其核心的严格证明范围应限定为定罪事实和重大量刑事实。在适用上应保留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14.
亲属相容隐是中国古代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亲属相容隐制度与我国现行刑法在传统道德、伦理基础、根本目的乃至制度层面都具有契合之处,在我国现行刑法之中应当一定程度的恢复亲属相容隐制度.  相似文献   
115.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商标权的保护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的论述,引出网络销售中商标权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并阐述我国刑法对网络销售中的商标权的保护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保护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概述,进而介绍笔者对此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6.
强制措施同公安刑事执法关系紧密,因而成为公安院校刑事诉讼法教学的重点内容。在2012年刑诉法实施背景下,强制措施教学中应对理念、条件、期限及场所四个向度加以注意,以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这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17.
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习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被追诉人并歧视这一群体。现实中由于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造成的冤假错案时有发生。因此通过"人权入宪"这一契机,将宪法对被追诉人权利的保护渗透到刑事司法领域中去,在刑事诉讼领域贯彻"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8.
经济效用是法律的价值之一,在分配有限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金时也应该考虑其经济效用。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相关的法律制度也未涉及具体的补偿金额。现运用消费者均衡理论来研究如何分配国家有限的补偿资金,使每个被害人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用,提高其满足度,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9.
刑事和解,可以成功化解民间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稳定。刑事和解是贯彻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一项有效措施,除了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几类依法从重处罚的案件外,其他刑事案件都可以进行刑事和解。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问题: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精神来理解的刑事和解的含义,以司法和谐的理念来确定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从公诉案件的处置权来判明刑事和解的启动主体,从刑事和解的负面效果预防来设计刑事和解机制。  相似文献   
120.
刑事被害人在不同诉讼模式下的诉讼地位各不相同。在我国,关于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存在三种主要观点,即被害人证人说、被害人当事人说、被害人诉讼主体说,其中被害人诉讼主体说更有利于对被害人权利的保障。被害人诉讼主体说的理论基础在于多元诉讼目的论、诉讼主体论以及人格尊严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