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5篇
  免费   402篇
  国内免费   839篇
系统科学   992篇
丛书文集   459篇
教育与普及   9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73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8819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521篇
  2009年   638篇
  2008年   690篇
  2007年   660篇
  2006年   488篇
  2005年   414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348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208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81.
在准椭球等高分布下给出了生长曲线模型中tr(CV)的一致最小方差非负二次无偏估计存在及任一个非负二次估计成为一致最小方差非负二次无偏估计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2.
一种盲信号分离的信息理论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息理论的盲信号分离的判据,该判据基于统计独立的假设,同时利用了最大信息传输和输出互信息最小化。将该判据用于独立分量分析,得到源信号的盲分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同infomax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分离范围更广的信号。  相似文献   
83.
本文用非参数回归方法中的核函数法和最近邻法来解释APT理论.通过不同核函数的选择和最近邻估计中参数的变化以及鲁棒性回归的辅助解释,来寻找APT理论较好的非参数解释.  相似文献   
84.
在势函数存在的条件下证明了极小紧不变全局B-吸引子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85.
关于渐近中位无偏估计的渐近效率(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几种重要的分布族中,给出了渐近中位无偏估计的渐近效率的一种定义。给出了如下一些结果:在单参数族中,提出了构造渐近有效的渐近中位无偏估计的一种方法,在具有共同支撑集的分布族中,论证了渐近中位无偏有效估计与BAN估计之间的等价值;而在非共同支撑集的截断族中,对一般的参数向量函数构造了它们的渐近中位无偏估计,并且计算出了它们的渐近效率。  相似文献   
86.
拟正态分布均值矩阵的容许线性估计(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了以下问题:设n×m随机矩阵Y有分布N(Θn×m,Vm×mΣn×n),即Y服从均值向量为Θ协方差矩阵为Vm×mΣn×n的多元正态分布,其中Θ为未知矩阵.讨论了当Vm×mΣn×n已知时,均值矩阵Θ在3种比较标准下的容许线性估计.并称以上分布为拟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87.
针对捷联制导系统的自身特点,设计出用于估计导弹和目标在弹体坐标系中相对运动状态的卡尔曼滤波器,使滤波与制导在同一个坐标系即弹体坐标系内进行,避免了信息在弹体坐标系和惯性坐标系之间的多次转换,从而减少了信息损失.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捷联制导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88.
讨论了最大似然估计的渐近性质,利用Taglor展开和Havtman-Wintner定理,证明了最大似然估计满足重对数律。  相似文献   
89.
(M,g)是黎曼流形,该文讨论了M上φ-调和函数的几点性质,最终得到了φ-次调和函数的平均值不等式以及关于φ-调和函数的Harnack不等式,  相似文献   
90.
对已有状态估计算法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电网的一些特点,在最小二乘法的基础上,对PQ分解法的病态线路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即将电压量测量和功率、电流量测量分解开来进行计算,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和其它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该方法具有收敛性好、计算速度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