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5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15篇
系统科学   64篇
丛书文集   176篇
教育与普及   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75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351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31.
采用离子交换法将不同组份的十烷基三丁基溴化鳞交换到蒙脱土的层间得到柱撑蒙脱土.用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其抗菌活性.研究发现柱撑蒙脱土中季鳞盐的热分解起始温度大于210℃,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季鳞盐含量越高,柱撑蒙脱土的层间距越大,抗菌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232.
提高剩余油的预测精度对进入开发中后期的油田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准确预测剩余油的分布,才能通过开发调整提高产量。微构造形态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其表征精度直接影响着剩余油分布预测的可靠性。海上油田井网不规则且密度较小,仅依靠井点信息难以表征油田的微构造形态。因此探索研究了海上中后期油田的井震,结合精细表征微构造技术。通过研究总结出包括井震精细标定、地震切片识别微构造、精细构造成图等在内的一系列微构造精细表征技术。在海上油田开发调整研究阶段充分应用该技术,对该油田的微构造进行了精细表征,结合生产动态动静结合分析剩余油形成机制,达到提高剩余油分布的预测精度的目标,指导了调整井位的设计。后续新钻调整井证明,微构造形态表征精确,剩余油预测准确,提高了油田的产量。  相似文献   
233.
根据离心力、重力和磁力的联合作用原理,研制了一种具有分极和分选功能的高岭土精加工的新装置,其分级效果可达87%的粒度小于2μm,除杂增白效果可与高梯度磁选机相比.结合应用“还原-配合溶解”的化学漂白方法,进一步提高了高岭土产品的的度,并能保持长时间不返黄。  相似文献   
234.
针对利用经纬度坐标表征空域的不足,提出了基于GeoSOT网格的空域栅格化表征方法.首先,分析了空域的栅格化表征具有简洁高效、便于协调通报的相对优势,并对美军典型的网格系统进行剖析;其次,结合飞行基本规则、飞行间隔规定,设计了面向空域表征的网格参考系统的剖分方案和编码结构;最后,根据网格最少和精度对应原则给出点状、线状、区状空域的详细栅格化表征流程,并在网格平台进行空域表征场景示例应用分析,为空域表征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与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235.
以十八胺(ODA)为改性剂, 乙醇为溶剂, 通过液相化学镀饰的途径, 制备出同时具备亲油和亲水性能的两亲性ODA/HY和ODA/Hb沸石. 真空红外光谱及酸量测定的结果证实ODA分子与沸石表面的酸性位发生了化学吸附, 因而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耐醇冲刷性. 这些两亲性沸石在环己烷/水和水/CCl4两种体系中均处于水油两相之间, 显示出用于相界面催化或吸附过程的潜力. 由于该制备过程中不产生强酸性副产物, 因而可被用于合成两亲性低硅铝比的酸性沸石.  相似文献   
236.
中国皇家园林在其建构过程中,将文化要素与地理环境有机融合,构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源泉.以清漪园(颐和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自然地理环境的解析,包括园林选址、山水地势和园林总体布局;对社会地理环境的解析,包括意识形态、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对建筑构件、道路桥梁、栏杆、门窗、匾额、瓦当等细部装饰图案文化符号的提取与解读,提炼其园林文化表达要素与象征语义之间的联系,为北京和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建构与创新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37.
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氢氧化锂为催化剂,在室温下,将双酚A分别与3-硝基邻苯二腈、4-硝基邻苯二腈反应合成了两种2,2-二{4-二[2,3(3,4)-二氰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化合物,产物经~1HNMR,IR,HPLC-MS进行了表征确证,讨论了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并对两种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38.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分级教学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随着教学条件、环境和高校招生政策的变化,分级教学逐渐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出现了教学瓶颈。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理性反思和对策研究,起到教学反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9.
李颀  王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25):273-279
目前马铃薯分级主要依靠人工完成,而对马铃薯的自动分级研究主要是对形状和大小进行初步分级,为了更好地对马铃薯进行精细化分级,提出一种颜色和纹理特征融合的分级方法,将马铃薯按色泽、损伤和蔫坏程度进行分级。首先提取马铃薯图像的马铃薯的HSV(hue saturation value)颜色特征,采用小波变换提取纹理特征,对两特征进行特征融合,然后通过对比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采用不同核函数的分级精度,选择了分级精度较高的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核函数,最后模拟生产线上的马铃薯分级环境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为:能够将马铃薯按色泽、损伤和蔫坏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分级准确率达到97. 67%,每帧图像的平均处理时间为1. 0 s。该方法可用于马铃薯的精确分级,有利于提升马铃薯的质量和商品化速度。  相似文献   
240.
在碱性条件下,采用乙二胺为介质,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用水热法合成了Fe-Si复合氧化物中孔分子筛,并用XRD、红外、热分析等对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证实所合成的产物为Fe-Si复合氧化物中孔分子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