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6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290篇
系统科学   150篇
丛书文集   268篇
教育与普及   1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9篇
现状及发展   56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587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以三七茎叶提取物为原料,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考察流动相组成、配比、上样量和流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操作条件.在此奈件下得到了人参皂苷Rb3,纯度达99.37%.进而以提纯的皂苷单体为标准品,采用外标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并测得原料中含有人参皂苷Rb3质量分数为38.25%.同时又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三七茎叶提取物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32.
盲信号的研究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它连接了神经网络、信号处理、信息论等多个领域[1-2].盲信号分离(B lind Signal Separation,简写为BSS)是盲信号的研究中一个广受关注的方向.在盲信号分离的研究中,1994年Comon[3]提出了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简写  相似文献   
133.
文献[1-3]中提出了从控制系统中提取反映系统能量的特征参数并应用于对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的概念与方法,其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将应用于非线性系统的Gain_Scheduling设计中。笔者针对文献[1-3]中提出的将线性系统的控制量从能量的观点进行分离的控制方法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给出了动、静特征参数W,V的理论计算方法及将此参数应用于数字控制器时补偿量计算方法,阐述了基于此分离概念下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提供的设计仿真实例显示了此方法的优势及其研究与应用前景,为进一步将线性系统中的建模与控制方法应用于非线性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4.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盲源分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地介绍了粒子群算法(PSO)及其改进算法和盲源分离算法(BSS),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具有并行性、易实现等优点。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与盲源分离算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盲源分离算法。该算法以混合信号的峰度为目标函数,采用独立分量分析的方法,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代替常规的最陡梯度下降法,对瞬时混合的信号进行盲分离,解决了梯度算法收敛速度慢的问题。实验仿真表明:该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分离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5.
为了寻找一种减阻、减振而又不受流动方向限制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可降低绕流阻力的波状圆柱,并对波状圆柱的平均阻力系数以及表面压力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在某低速风洞进行,工作段的横截面尺寸为0.6 m×0.6 m,湍流度小于0.2%.实验中的Re在2.0×104到5.0×104范围内.实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倾斜度的波状圆柱平均阻力系数小于普通圆柱的平均阻力系数,最大减阻效果可达20%以上;流体在波状圆柱的最小横截面上分离得早,表面压力下降快;波状圆柱表面倾斜度是影响流场的重要参数,其取值大小直接影响波状圆柱的减阻效果.  相似文献   
136.
在线增强型复值混合信号盲分离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基于二阶统计量,对在线分离复值混合信号法进行了研究.假设源信号是独立的且非常态,信号的伪协方差矩阵能增加约束条件,从而可证明二阶统计量能够完全分离复值混合信号,而且对信号是否平稳不作要求.结合非常态信号的独立性,构造出代价函数,利用梯度下降法推导出在线盲分离算法.通过盲分离算法的仿真试验,发现所提出的盲分离算法能充分利用复值非常态信号的二阶统计量,算法具有鲁棒性好、运算速度快和可在线实现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7.
旋风分离器高温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预测温度对分离器性能的影响,选用一个直径为300 mm的切流反转式旋风分离器在常温~973 K的范围内进行了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用粉料为二氧化硅,其中位粒径为10μm;入口气速的变化为12~36 m/s.试验测定了不同入口气速和温度下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与压降.结果表明,相同入口气速下,分离效率与压降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气速达到最佳入口气速时,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最高,且最佳入口气速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8.
注入比对水平井筒压降影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常湍流N-S方程,数值模拟了水平井筒湍流变质量流场,通过分析轴线压降和孔眼附近三维流线图,研究注入比对水平井筒压降的影响规律及混合压降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存在一个临界注入比,当注入比小于临界注入比时,射孔入流流动形式主要表现为紧贴壁面的附体流动,对主流扰动小,此时混合压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总压降损失近似等于没有孔眼入流情况下的摩擦压降损失;当注入比大于临界注入比时,孔眼入流可以深入主流并在孔眼下游出现低压分离区,引起混合压降损失,该压降损失随注入比的增大而显著增大,从而导致总压降随注入比增大而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39.
以酰氯A对消旋体α-苯乙胺进行柱前衍生化处理,以正己烷和异丙醇混合体系为流动相,在自制的手性柱(DNB-PG CSP)上对其进行了对映体分离研究,考察了流动相配比对分离因子的影响,研究发现正己烷与异丙醇的体积比为98∶2时,取得了理想的分离效果,分离因子α值达1.26.  相似文献   
140.
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多肽聚集物的组成及相互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SPI)的枯草杆菌蛋白酶水解产物的聚集作用,以及参与聚集组分的氨基酸组成及其相互作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SE—HPLC分析显示,SPI的枯草杆菌蛋白酶降解产物大部分为分子质量小于6.5ku的小分子组分,聚集物主要由这些小分子组分组成.聚集物可溶于脲素、盐酸胍或SDS,而难溶于β-巯基乙醇.氨基酸分析显示聚集物中的疏水性氨基酸含量高于SPI.说明疏水相互作用是聚集物形成的主要推动力,氢键、静电引力参与稳定聚集物的结构,而二硫键很少参与聚集物的形成.文中还从蛋白质分子结构的角度,探讨了SPI的枯草杆菌蛋白酶水解多肽的聚集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