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7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460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264篇
教育与普及   87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5篇
现状及发展   50篇
综合类   578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是十分微弱的,但可以说普遍的存在着,在很多体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怎样计算范德华力?如何考虑各种条件对范德华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聚烯醇可生物分解且无毒性,可做为土壤改良剂。其在土壤中受温度、紫外线影响而老化的问题为本研究的一部份。以加热及UV处理PVA膜与PVA与SiO2混合物。样品以FT-IR光谱了解其劣化情况。PVA膜与土壤之作用力则以原子力显微镜量测其力曲线与观察表面变化。此外PVA与SiO2混合物则以SEM观察其受热与受UV处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信息快递     
中国科学家实现DNA分子手术一“笔”挥就;我国每年实际直接利用地热资源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科教投入大幅增长 科技人员数量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4.
15.
杨频 《科学通报》1992,37(22):2058-2058
具有序列d(CGCGAATTCGCG)和它的衍生物的核苷酸十二聚体(dodecamer)的晶体结构,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B型DNA的一种形式,有关B型DNA结构特征的大量信息,都是从这个核苷酸十二聚体上得到的。 本文利用作者之一编制的分子力学程序即MODMIN程序,在太极计算机上,对序列为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正确地判定有机化合物分子的螺旋结构并进行直观地描述,进而有效地分析其螺旋结构和光学活性的关系,根据立体化学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易于操作的判定有机化合物分子螺旋结构的方法,并用分子模型建造软件Weblab-ViewerPro.4.2作为工具,给出了一种分子螺旋结构三维图形表示的新方式。通过实例介绍了存在多条螺旋线的复杂有机分子的三维模型。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将有益于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有机分子的螺旋结构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一锅法合成手性双取代不对称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牟其明1,薛翠花1,向明礼2,孙 靖1,陈淑华1, (1.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成都610064;2.四川大学化工学院,成都610065)1 引言非对称取代脲是一类极为有用的重要精细化学品和化工原料,可广泛用作农业上的除草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医药领域中的重要中间体[1].在非对称取代脲的结构单元中含有不同取代具有生物活性的肽键,故非对称脲单元是许多生物模拟肽的常见结构特征[2].因此,非对称取代脲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取代脲在分子识别、自组装等超分子化学领域显示良好的应用前景,因而设计合成包含脲基的人工受体引起超分子化学家的广泛关…  相似文献   
19.
氢键分子系统的二分量孤子偶模型中的非谐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氢键分子系统中二分量孤子模型为基础,采用直接微扰方法,研究了氢键系统中非谐相互作用下扭结孤子偶的运动特性,获得了3次方到4闪方非谐项古孤子偶的非对称解,计算了源于非谐项下孤子偶的能量,与实验观察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最大成键能原理。由此出发,求出相应的最大成键能分子轨道及成键能,并得到了分子中各原子间的成键能,这些可以很好说明分子的成键和分子吸原子间键强度的性质,与实验事实吻合。同时,还可以得到分子的Mulliken's布居数,与通常的LCAO-MO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