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41篇 |
免费 | 190篇 |
国内免费 | 50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6篇 |
丛书文集 | 286篇 |
教育与普及 | 965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69篇 |
现状及发展 | 55篇 |
综合类 | 65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140篇 |
2022年 | 149篇 |
2021年 | 164篇 |
2020年 | 119篇 |
2019年 | 116篇 |
2018年 | 62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92篇 |
2015年 | 123篇 |
2014年 | 339篇 |
2013年 | 253篇 |
2012年 | 274篇 |
2011年 | 352篇 |
2010年 | 304篇 |
2009年 | 346篇 |
2008年 | 489篇 |
2007年 | 390篇 |
2006年 | 362篇 |
2005年 | 359篇 |
2004年 | 327篇 |
2003年 | 365篇 |
2002年 | 341篇 |
2001年 | 317篇 |
2000年 | 259篇 |
1999年 | 248篇 |
1998年 | 208篇 |
1997年 | 198篇 |
1996年 | 199篇 |
1995年 | 183篇 |
1994年 | 177篇 |
1993年 | 161篇 |
1992年 | 136篇 |
1991年 | 107篇 |
1990年 | 99篇 |
1989年 | 73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57年 | 4篇 |
1947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近年来兴起的双-嵌入剂是一类安全、方便、高灵敏度、低背景的理想核酸探针,当使用激光激发的共焦荧光扫描仪检测时,对核酸的分析可达pg级,赶上甚至超过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本文对双-嵌入剂荧光核酸探针的结构、性质、应用及发展展望几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2.
用解析法对双势阱分子的自发隧道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粒子的自发隧道效应周期与能级裂距成反比关系,从而对隧道效应对双势阱分子激发态的稳定性贡献给予了积极的肯定. 相似文献
993.
洁净煤技术的源头创新--煤分子工程及其关键问题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分子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以煤组成结构及其反应性关系为基础,对煤的高效和高选择性转化技术和工艺的途径与方法进行研究的一门工程学科,通过"分子-产品-过程"三位一体的多尺度集成的方法来解决煤洁净利用过程的效率、环境及效益等问题.其关键问题主要有(1)分子水平上煤组成结构与反应性关系;(2)煤与其洁净转化技术适应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3)煤转化过程反应的控制与分级定向转化;(4)基于煤组成结构特征的新转化技术与工艺的开发.在对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该研究组近年来的工作,对这些关键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同时指出在洁净煤技术发展战略中,必须重视煤组成结构与反应性关系这一煤分子工程基础等问题的研究,实现我国洁净煤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环蕃分子及其衍生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探讨了将其作为非线性光学开关材料的可能性.计算结果表明:当不施加外电场时,该新型分子和设计的衍生物分子均为中心对称结构,其非线性光学响应性质中的第一超极化率为零,对应于分子开关中的"关"状态;而在恰当的外电场强度下,转变为非中心对称结构,并具有很大的第一... 相似文献
995.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DNA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AFLP、SSR、ISSR、SNP等的原理和特点,以及不同DNA分子标记在作物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指纹图谱的建立、遗传图谱的构建与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所取得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充分展示这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6.
21世纪初,动物育种已迈入分子水平,朝着快速改变动物基因型的方向发展.本文在总结作者近年来对牦牛各种分子遗传标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RFLP、RAPD、AFLP、微卫星DNA、m tDNA等分子遗传标记在牦牛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牦牛功能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而探讨了牦牛分子育种的理论和实践,以便为今后在牦牛生产中进一步地开展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研究四种四硫富瓦烯镍的衍生物,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变温四探针法对其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都是半导体. 相似文献
998.
采用羟基丁二酸铜与5-硝基邻菲咯啉反应合成了新型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u(Hhbd)(Nphe)]·H2O}·3H2O(其中Hhbd=羟基丁二酸根,Nphe=5-硝基邻菲咯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1.7651(3)nm,b=1.9229(3)nm,c=1.2427(19)nm,β=99.50(3)°,V=4160.4(11)A3;Z=8;最终偏离因子R1=0.0573,wR2=0.1169.配合物中每个铜(Ⅱ)原子与来自5-硝基邻菲咯啉的两个氮原子、羟基丁二酸根的三个氧原子以及一个水分子的氧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结构;紧邻单元通过邻菲罗啉环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一维超分子链;链间籍羧基氧原子与配位水分子、未配位的羟基氧原子与羧基氧原子形成O-H…O氢键的连接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999.
4种木麻黄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RAPD枝术对普通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 folia),粗枝木麻黄(C.gluca),细枝木麻黄(C.cunninghamaina)和滨海木麻黄(Allocasuarina littoralis)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40个引物中筛选出18个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有效引物.18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690条DNA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18条,占总扩增条带的46.09%.对扩增出来的690条DNA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木麻黄属(Casuarina)的普通木麻黄、粗枝木麻黄和细枝木麻黄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30,其中细枝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的遗传距离特别小,为0.19;而异果木麻黄属(Allocasuarina)的滨海木麻黄与其他3种木麻黄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65.RAPD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种木麻黄之间的亲缘关系与血清学和化学分类学的结果一致,说明RAPD分子标记技术适用于木麻黄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赵卫红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6(3):74-78
DNA分子技术为生物种内和种间的比较及遗传多样性提供了一种崭新而又行之有效的途径。简要介绍了Southerm杂交、RFLP、PCR、小卫星和微卫星技术、RAPD、原位PCR和DNA测序等几种DNA分子技术及其在鱼类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概述了我国分子水平上的鱼类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