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算筹起源说     
本文列举了关于算筹起源的诸多观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在课题研究上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52.
文献中多见校尉,出土资料中亦多见校尉职官,它们或可证文献内容所载,或可补文献内容所阙,或可校文献所载之失。通过对出土资料所见而传世文献资料所遗的汉代校尉的研究,可以发现:使护鄯善以西校尉乃地方的封疆大吏,既是军官,又是一定意义上的行政官;立国校尉、辅汉校尉、建威校尉等乃将军的属官,分别冠以所属将军之名号;建子城门校尉、卫骑校尉,乃负责城门守卫的官长;褒义校尉,是一种督行风化的行政官;穿渠校尉,乃破羌将军属官,负责水利事务,为工兵官长。汉代的校尉官不仅仅是将军属下的军官,它亦可为行政官、风化官、工兵官,甚至有时还能独立建制。  相似文献   
53.
在Dordogne的La FeiTassie的一个幼童墓中出土了一些石条,这些石条上被人为地刻上了一系列线段.大约在30000多年前,人们开始在石头上刻画这些与月亮有关的符号.[1,2]在乌克兰的Gontzi发现的一片公元前11450年±185年间的骨头上,刻画了月亮的4种关键月相,并用较长的线段明显地标示出月的盈亏.[3,4]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4.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究竟出土于何处,历来众说纷纭然,其分歧点在于该碑的出土地究竟是盩厔还是长安,因此,结合文献资料和考古报告对这一问题进行再次探讨,确定景教碑的出土地点当在长安。  相似文献   
55.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数量巨多,内容丰富,时代具体,在中古汉语词汇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汉语历时词汇研究提供新材料、有助于词义演变发展和词汇系统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汉末三国南北方言词语研究、有助于大型语文辞书编纂。  相似文献   
56.
6号陵的陪葬墓编号为M182,是一座阶梯墓道土洞墓。清理墓道时,在距地表深度2.2米和5.4米处,先后发现两个由4根长方木组成的井字形方架,应该是仿唐墓的天井。在填土中出土了二十余块绿釉陶罐残片。在墓道与墓室之间,有甬道相连,在甬道外的墓道两侧各立一长2.15米的长方木,上端雕有人头身像。墓室呈方形,圆转角,穹庐顶,高3.5米。可惜的是在顶部正中发现  相似文献   
57.
龚玉 《咸宁学院学报》2013,(11):135-136,140
鄂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补花艺术传承了古老的文化信息:计数使用2500年的算筹;补花艺术传承先秦楚艺术的古风;补花作品隐含古老的民俗含义。  相似文献   
58.
唐代文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唐代民族关系是中国民族史上荣耀的时期,但相比其他时段,唐代民族文学却并没有一种主体性的地位,相关研究也处于极不相称的状态。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文学观念的僵化和滞后,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文学史料的匮乏。就前者而言,解决的一个途径是回到历史语境之中,持一种“了解之同情”来对待唐代的民族文学现象,向着内部开掘;就后者而言,充分运用新史料,开拓民族文学的外围空间,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59.
随着出土古文字材料的不断增多,不少古代汉语教材开始增加出土文献的内容.古代汉语教学因为其难度系数大一直面临着困境,可利用出土文献不断出新的学科特点,将其研究成果运用到古代汉语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字词意义,梳理字词关系.  相似文献   
60.
文章以14篇出土文献孔子言论为参照,尝试订正一千八百余年来对《论语.子罕》首章的误谈。通过分析《论语》本文,尤其是以出土文献为参照,可以看出,孔子很少说到"利",而多次谈论"命"、"仁"。作为儒家创始人,孔子信从命与仁的观念。《子罕》首章的句读当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与"当看作"举"(称引)的通假字。该章可直译为:孔子很少说"利",却(多次)称引"命"、称引"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