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2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313篇
系统科学   267篇
丛书文集   349篇
教育与普及   154篇
理论与方法论   64篇
现状及发展   51篇
综合类   617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ADAMS平台,构建特定场景双船联合举升多体协同作业系统虚拟样机,对新型一体化拆解作业双船联合举升过程中待拆除组块横摇稳性进行预测与评估。构建了该系统拓扑模型,使用几何参数描述系统中上部组块横摇运动特征;通过虚拟样机仿真探究了双船不同耦合运动情况时上部组块最危险失稳状态,并分析了上部组块重心至连接点连线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比值对横摇角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物理模型试验数据驱动的虚拟样机技术可以有效评估该系统运动特征,与几何拓扑模型得到的上部组块横摇失稳角度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吻合;双船同相位横摇与反相位垂荡耦合运动时对上部组块横摇稳性影响最大;待拆除上部组块横摇失稳时的极限纵横比可以作为复杂多体系统横摇稳性评估参数,为实际工程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本文提出以虚拟杆为主要特点的几何形体法用于求解并联机械手的位置正解。与“六维搜索算法”相比,具有初值选取简单,适用性强的特点。为并联机械手的工作空间分析与综合、误差分析与综合等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73.
本文研究了单部件,一个修理工组成的可修系统,在故障系统(部件)不能“修复如新”的前提下,我们以系统的故障次数和工作寿命组成的二元函数(N,T)为其策略,选择最优的策略(N,T)使得系统经长期运行单位时间内的期望费用达到最小,而且求出了系统经长期运行单位时间内的期望费用的明显表达式.  相似文献   
74.
用B样条曲线构造几何物体模型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B样条曲线原理,提出了先用若干个截平面去切割几何物体,得到一组与几何物体轮廓线相交的点。根据这些点,再用B样条曲线去构造几何物体的近似轮廓线,从而得到几何物体模型。该方法方便、精确,便于在计算机几何造型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75.
柴油机磨损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摩擦学的系统工程思想为指导,以油液中磨损颗粒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了柴油机摩擦学系统的研究方法,给出了磨损故障诊断系统设计原则,介绍了磨损故障诊断系统的结构,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76.
数控机床实时误差补偿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某厂一台数控双主轴车床为研究对象,根据齐次坐标转换原理,给出了该机床的几何误差和热误差的综合数学模型.对于不同的热误差因子,给出了不同的热误差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分析合成误差曲线的斜率,分离了热误差和几何误差.补偿系统主要由微机结合机床控制器构成.由机床的温度信号和工作台运动位置信号结合综合误差数学模型,通过微机算出补偿值并送入机床控制器对刀架进行附加进给运动完成实时补偿.补偿试验表明,工件之间的尺寸变化可从原来的60μm以上降到14μm;工件的锥度变化从50μm/cm以上降到15μm/cm,大幅度提高了机床的加工精度,满足了工厂的实际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77.
调和共轭是高等几何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有关平面图形与二次曲线的许多重要概念和性质都与此密切相关。它是联系高等几何中各主要概念的一条主线。本文系统讨论调和共轭概念在高等几何中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78.
基于三维弹性和压电理论 ,用幂级数展开方法得到了压电层合板静态特性的三维解 ;给出了压电层与基体之间剪应力、位移、电势的三维分布图 ;讨论了工程中常用的 2类压电材料在感知和作动情况下沿压电材料厚度方向电势的分布情况 ,分析了电势可看作线性分布的条件 ;讨论了压电层及粘结层厚度变化对层合板变形的影响 ,并作了优化分析 .  相似文献   
79.
给出修正Poeshl-Teller势Schroedinger方程散射态的精确解(一维和三维S波),获得了与束缚态不同的一些物理结果。有关散射态的结果均作为特例包含在一般结论之中。  相似文献   
80.
应用切丛微分几何中N-分解的理论,证明Finsler型线性联络的两个比安基恒等式等价于Finsler联络的11个比安基恒等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