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发电厂中的吸收塔属于薄壁圆柱壳结构,同时由于顶部有质量较大的除尘设备,进烟口开洞削弱了底部刚度,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屈曲破坏.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针对吸收塔结构特点,提出了利用内部浆液晃动的减震思路.采用可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数值模拟与振动台试验方法,研究了内部浆液高度对于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内部浆液晃动对于结构地震响应的减震机制和影响规律.浆液的存在对结构的自振特性影响显著,当内部无浆液时,结构第1阶振型主要以结构顶部晃动为主,当存在浆液时,结构第1阶振型主要以液体晃动为主,浆液高度越大,结构自振周期越大.地震作用下塔内浆液吸收部分地震波能量,继而转化成浆液的长周期竖向振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震作用.振动台试验表明,吸收塔内部浆液的晃动降低了结构的地震响应,浆液高度为8.5 m时相对于无浆液工况,加速度最大值降低42%,位移最大值降低56%.通过回归拟合,提出了地震响应衰减系数和浆液高度的函数关系,在浆液高度超过4.0 m以后,地震响应随液位的增大变化不明显,建议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吸收塔内部浆液高度取值范围为4.0~8.5 m.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考虑内部浆液影响的薄壁圆柱...  相似文献   
72.
薛建中 《科技信息》2012,(18):392-392
通过驾驶室改进设计,既增加了驾驶室安全性,又改善了驾驶室乘坐舒适性,同时还提高了驾驶室装配效率。  相似文献   
73.
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历史上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强烈的地震灾害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损失.为了对抗自然灾害,尽可能地避免地震灾害造成的问题,文章针对桥梁抗震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桥梁抗震设计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74.
莫煜  石祝竹 《科技资讯》2011,(23):71-72,74
小排量汽车发动机通常采用橡胶阻尼式曲轴皮带轮用以曲轴系统的扭转减震。其减震性能良好、结构简单、造价低。减震皮带轮的轮毂和齿环之间通过橡胶的阻尼实现减震效果,轮毂和齿环之间的橡胶连接通常采用硫化或压装工艺。橡胶体与齿环和轮毂结合的强度直接决定减震皮带轮的工作寿命。本文通过实验方法,阐述了不同的工艺对于橡胶体与齿环和轮毂连接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各门学科的交叉发展,使得隔震减震技术的运用走上一个新的阶段。通过对隔震装置的动力学分析,发现自振振动在结构的地震反应中经常占有主导地位,不能够忽略。那么运用动力学理论分析,找到结构反应的最大控制量,就能够进而去寻找最合适的材料来制造隔震减震装置,这样就有希望把被动控制技术推向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76.
关于桥梁抗震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总体介绍了桥梁的抗震设计原则,然后介绍了桥梁抗震概念设计、延性抗震设计、多阶段设计方法、减隔震结构的应用等几种当前应用较多的桥梁抗震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7.
对防辐射挖掘机屏蔽门进行了屏蔽设计与减震设计,以确保工作人员4 h内接受辐射剂量在91.3μSv以内,且在正常工作时铅玻璃不会由于振动而被破坏.屏蔽门门板采用"灌铅结构",铅板厚度为22 mm,门玻璃选用ZF6铅玻璃,厚度为60 mm.屏蔽门减震设计采用弹簧减震和橡胶减震相结合的方法,并对铅玻璃进行抗震性能实验,实验表明:在弹簧最大变形量时,铅玻璃不会由于振动而被破坏.对屏蔽门进行模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屏蔽门左下角为其薄弱环节,为屏蔽门后续的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榫卯节点在地震中极易损坏,加固榫卯节点成为加固木结构建筑的关键。通过对3榀按照《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制作的透榫木构架,分别采用3种不同碳纤维(CFRP)布加固方案加固的构架进行水平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未加固构架和3种不同加固构架的破坏模式、拔榫量、P-Δ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等。通过试验研究表明:经CFRP布加固后,3种不同加固构架的CFRP布破坏程度不一样;拔榫值在加载后期较未加固构架明显减小;加固构架的承载力与刚度提高,其中双层分离式CFRP布加固提高的最多;节点的耗能能力稍有降低。3种CFRP布加固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加固效果,双层分离式加固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79.
通过振动台地震模拟试验,以砂与橡胶颗粒混合垫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二层简化模型结构在不同橡胶颗粒含量下的隔震性能,研究了橡胶粒含量对减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橡胶颗粒含量的增加,结构各层的最大加速度呈减小趋势;当橡胶颗粒体积含量小于50%时,45%的橡胶颗粒体积含量配比为最优。  相似文献   
80.
悬挂结构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结构形式,以其独特的力学特性、良好的抗震性能及灵活的外观设计等突出优点已经推广应用到高层建筑中.高层悬挂结构消能减震的研究对合理利用悬挂原理进行结构设计至关重要,而对结构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能够直观地了解结构建造过程中内力和变形的变化情况.文章首先总结了高层悬挂建筑结构的分类,介绍了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工程实例,随后对该结构抗震和施工模拟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概述,最后总结了悬挂建筑结构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