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介绍了一种采用新型位敏器件 PSD、专用集成电路和由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型汽车车身主动减震控制装置。该装置能大大提高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平稳性 ,同时又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易实现等优点。该装置具有很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2.
耐蚀管道橡胶柔性减震接头的性能及应用河南省巩义市威达有限公司郑普宪一、前言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工设备及其管道使用量,越来越多,使用情况日益复杂,安装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除容器、反应设备,过滤分离,换热设备及泵与管道联接热膨胀消除外,还有因...  相似文献   
373.
燕尾榫连接结构低周微动疲劳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中,通过引入摩擦功因子,考虑微动作用对构件疲劳寿命的影响,对传统的名义应力法进行改进,以用于构件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针对燕尾榫连接结构,采用有限元技术求解接触问题,获得结构接触应力及接触状态量的分布,并预测裂纹萌生的位置.进一步应用该位置处的应力场和接触状态进行结构的寿命预测,通过燕尾榫连接结构的低周微动疲劳试验,获得了寿命预测模型中的相关参数.最后采用相关文献中的试验结果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74.
对于某工业厂房改造为医院门诊住院楼项目,文章采用基于消能减震技术的抗震加固方案进行分析设计,结合项目情况确定加固方案,在合理位置布置适当数量的黏滞阻尼器,采用ETABS有限元软件建立减震前后分析模型;分别在多遇地震下进行反应谱分析、弹性时程分析,对比减震前后模型层间剪力和层间位移角变化,并采用能量法计算附加阻尼比;提出在罕遇地震下预期抗震性能目标,通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层间位移角变化,并对建筑物进行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原结构相比,减震结构地震响应明显降低,塑性变形和损伤破坏满足抗震目标要求,黏滞阻尼器起到良好的耗能作用,减震设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75.
水平向减震系数是隔震设计的重要指标. 将上部结构与隔震层刚度之比作为基本变量,通过双自由度等效模型对减震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研究. 通过振型分析计算了上部结构的等效转换系数,推导了刚度比形式的内力和减震系数表达式,分析了减震系数的影响因素,计算了隔震结构满足减震系数要求所需的刚度比限值. 发现减震系数曲线存在不变量即基准曲线,提出基准点概念. 结果表明,刚度比和隔震层阻尼比是减震系数的决定因素,减震系数随刚度比或隔震层阻尼比增大而减小;当刚度比大于4.5或8时,减震系数分别低于0.5或0.4;与5个工程实例对比,减震系数表达式准确性较好. 成果整理成表格可供查阅.  相似文献   
376.
为研究带空隙的典型不对称榫卯节点——透榫节点的弯矩-转角关系,构建了节点的埋置嵌压作用力学模型.通过建立平衡方程、物理方程及几何关系,推导了节点的弯矩-转角理论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进一步定量分析了空隙g以及摩擦因数μ对节点弯矩和初始转动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空隙g的增大,透榫节点正反向初始转动刚度均逐渐减小,且与空隙g基本呈线性变化;正反向加载情况下,透榫节点弯矩和转动刚度均随摩擦因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尤其在节点屈服后表现更加突出;节点间空隙是节点弯矩和转动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摩擦因数对节点弯矩和转动刚度的影响略小于空隙的影响.所得结果可为古建筑木结构的加固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7.
张炳康  He  Lidong  Chen  Guo  Zhang  Zhenkun  Lv  Chenglong 《高技术通讯(英文版)》2014,20(4):451-457
The centrifugal air compressor outlet pipeline vibration was not decreased after barrel viscous dampers were installed in a petrochemical plant in Tianjin.A pipeline-damper experiment apparatus was built for studying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barrel viscous damper and pipe hoop in pipeline vibration reduction.The performance of the damper under different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was researched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amping effect dependsed mainly on frequency and was not related to amplitude.Damper will fail when its vibration frequency exceeds its limit working frequency which was 40Hz in test.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energy dissipation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Maxwell model,which explains experimental results well.According to damping effect and calculation of stiffness with ANSYS in different hoop width,hoop stiffness should match pipe stiffness and keep uniform along transfer path.Damping effect will get worse when local stiffness is too small or too large.Finally,the outlet pipeline vibration was decreased by 70% after using appropriate pipe hoop width and replacing the original damping liquid.  相似文献   
378.
针对抗侧刚度较弱的装配式结构纵向框架研究较少的现状,建立了纯框架、增设防屈曲支撑及增设阻尼器的装配式框架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非线性的时程对比分析了在地震作用下三种模型纵向体系的结构反应.分析表明,在类似结构中增设阻尼器,可显著提高减震效果,使结构在大震中依然处于弹性状态.对于进一步提高阻尼器在纵向框架的应用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79.
针对消能减震结构中阻尼器提供的阻尼力难以直接测量,对其性能及状态进行评估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的结构参数及未知激励识别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消能减震结构的阻尼器特性识别. 当阻尼器结构模型已知时,该方法可对阻尼器参数进行识别;当阻尼器结构模型未知时,阻尼器对结构提供的附加阻尼力可视为结构所受附加未知激励,同样也可由该方法进行识别. 采用一个多层剪切框架结构和一个多层加装阻尼器的消能减震结构作为数值算例,并采用一个单层加装阻尼器的剪切框架结构作为试验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所提出方法可为消能减震结构中阻尼器的特性识别及性能评估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80.
在大多数工程系统中,要求减少或者消除振动的影响。过去被动的解决方法是利用弹性体装置,这样会人为地降低机械性能。所以针对这一控制问题,提出了振动主动控制的方法,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在低频时的减震效果。针对周期性震动源的问题,提出应用迭代学习控制的参数最优算法,采用主动/被动混合控制的"质量弹簧阻尼"装置,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具有良好的性能,特别在10Hz及20Hz频率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得系统位移为零,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