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91.
张长友  朱昌明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6):3856-3859
通过建立电梯系统多自由度耦合振动方程,阐述了电梯运行过程中其各阶动态固有频率的求解方法,并以某台电梯作为实例进行分析,发现当轿厢运行至第17层高度的时候,系统第5阶固有频率非常接近曳引电机的转动频率。为了防止电机转子旋转失衡引发共振,建议调整电梯系统绳头弹簧的刚度以使系统固有频率避开共振频率。仿真和试验表明,这种措施能够有效抑制电梯系统的垂直振动。  相似文献   
292.
舰船的艉部振动与动力吸振器减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了舰船艉部振动的特点与动力吸振器的应用;讨论了经典动力吸振器和非线性动力吸振器的理论,并将其扩展到弹性系统和多频、多模态动力吸振的可能性。应用实例表明其在舰船尾部振动减振应用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293.
基于在轨辨识的空间柔性结构振动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抑制空间柔性结构的振动,必须进行在轨动力学参数辨识,实时获得系统参数。该文针对空间柔性结构,建立了基于在轨辨识的振动控制方法。该方法运用特征系统实现算法辨识得到系统的动力学参数,然后利用辨识得到的参数设计最优控制器,抑制结构的振动。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辨识要求的数据短、辨识速度快,对主要振动模态的抑制效果明显,适合于空间柔性结构的在轨控制。  相似文献   
294.
阐述了汽车筒式减振器阻尼力的作用并对它进行了计算,通过对阻尼力的测试,分析了影响减振器阻尼力的诸因素.  相似文献   
295.
氧化锌晶须/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减振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氧化锌晶须/环氧树脂复合板材减振阻尼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自由振动实验表明,渗入氧化锌晶须的环氧树脂阻尼效果明显,阻尼系数随晶须渗入量增加呈线性关系。分析认为,氧化锌晶须渗入在复材中将形成微观的阻尼结构,起到降低固有振动频率和增大衰减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6.
从分析受高频随机激励结构单元贮存的统计平均能量入手,讨论了通过改变输入功率大小,损耗因子和耦合损耗因子来降低贮存能量的途径.提出了降低结构响应和降噪的方法,分析了结构质量和刚度的改变对减振降噪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7.
本文探讨工程车辆减振系统的动态参数选择问题。工程车辆减振系统可简化为四自由度的平面振动系统,受到地面不平的激励。当地面激励谱已知的情况下,该系统的动态系数选择可作为多输入单输出系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来处理,优化的目标函数是司机所受垂直振动加速度加权均方根值最小,设计变量是各级减振弹簧的刚度和阻尼系数。本文以ZL50装载机为例在微机上进行优化计算,所得结果甚为满意。  相似文献   
298.
本提出了考虑轴承刚度、阻尼振型的叠代求解方法,以及根据振型规格化加载求多支承转子系统的各阶共振放大因子或模态阻尼,并提出了按转子——支承系统的各阶共振放大因子最大值最小或各阶模态阻尼最小值最大的判别准则来确定弹性阻尼支承的参数,可适用于多质量多支承变截面的大挠性转子系统。  相似文献   
299.
李薇  张永胜 《科技信息》2008,(34):34-34
文中首先提出了控制斜拉桥拉索振动的必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三种主要控制措施:空气动力措施,构造措施与机械阻尼措施.既而引出了近几年来蓬勃发展起来的,作为机械阻尼措施之一的磁流变智能型阻尼器(MR),其次介绍了磁流变智能型阻尼器(MR)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机理.并预测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0.
提出环形阀片受相关载荷作用时挠曲变形量的一种研究方法。建立阀片的物理模型,利用薄板变形微分方程以及内外径处的边界条件推导环形阀片受均布载荷作用时的挠曲变形解析式,整理得出了便于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的表达形式。与现有技术中环形薄板近似解对比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及其优越性,研究了不同载荷以及节流阀片相关结构参数和材料特性对其任意半径处变形量的影响规律。得出的解析式和结论为减振装置阻尼阀的精确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