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减振防舞阻尼弹簧相间间隔棒作为一种新型防舞金具,通过弹簧、橡胶和重球系统吸收导线振动时的能量达到防舞的目的。运用导线疲劳振动试验系统,对安装普通和减振防舞阻尼弹簧相间间隔棒的两相六分裂导线进行模拟舞动试验。稳定时对比子导线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安装减振防舞阻尼弹簧相间间隔棒时导线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都小。由此验证,减振防舞阻尼弹簧相间间隔棒具有较好的防舞效果,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防舞金具。  相似文献   
202.
运用Delta变换的方法研究Delta域内含有控制器-执行器延时和传感器-控制器延时的采样系统最优减振控制律的设计问题.首先将时滞采样系统离散化,再利用系统转换方法和Delta算子将离散时滞系统转换为Delta域无时滞系统;然后通过求解Delta域Riccati代数方程和Delta域Stein矩阵方程得到前馈反馈最优减振控制律;最后运用仿真示例证明所设计的控制律能够有效补偿时滞及扰动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3.
高架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减振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用有限元和现场试验方法从时频域角度对高架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的减振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减振器刚度和间距的改变对浮置板前10阶振动频率分布影响较大,减振器刚度和间距的变化是通过改变浮置板单位长度刚度来达到控制减振效果的目的,浮置板顶升后高架箱梁结构顶板、翼缘、腹板和底板的振动水平在25~100 Hz范围内分别减小11~22 dB,12~20 dB,20~30 dB和12~21dB,减振效果随减振器刚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减振器间距的增大而增大,箱梁结构的位移受减振器刚度和间距变化的影响较小;浮置板轨道在63~2 000 Hz范围对轮轨噪声具有一定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204.
设置减振架后,悬索桥吊索的自振特性与单根索股不同,其振动是同一吊点各索股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现。为研究带减振架吊索的自振特性,提出了考虑抗弯刚度的双索股耦合系统模型。首先,推导出了系统耦合振动的理论公式,然后对自振频率进行求解后用试验及数值算例进行验证;最后,以矮寨大桥的典型吊索为工程背景,研究了索的抗弯刚度、减振架耦合位置、减振架刚度、索的长度对吊索自振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索的抗弯刚度后,带减振架的吊索自振频率值明显增大,索越短,其增长幅度越大;减振架保证了两根索股同相整体振动模态的一致性,在同相整体振动模态之间存在单根索股单独振动模态(减振架位于吊索中点时成对出现)及反相振动模态;减振架位置对吊索反相振动模态的自振频率及振型有显著影响;与刚性减振架相比,弹性减振架导致反相振动模态的自振频率值降低,减振架刚度越小,其差值越大;对于不同长度的吊索,当设置的减振架刚度k≥5×10~6 N/m时,可近似视为刚性减振架。  相似文献   
205.
白波  高文元  马世泉  魏发孔 《甘肃科技》2004,20(1):40-40,43
介绍一种针对吊杆动态载荷的减振方法,它适用于现在使用的各种吊杆。结构简单。效果明显,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206.
采用分部运转法、遮掩运行法、声强测量法和相干分析法四种方法,比较准确地鉴别了高速工业平缝机的噪声源,对该机减振降噪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7.
建立了等刚度直杆弹簧联轴器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编制了离散优化的计算机程序,提供了优化设计实例。可明显改善弹性联轴器的减振性能,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8.
本文建立了叠片弹簧联轴器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编制了这种弹性联轴器的离散变量优化设计程序,提供了优化设计实例,对改善弹性联轴器的减振性能效果十分显著,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9.
通过实验证实了新型低噪声配流盘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孔槽结合的新型减振结构和降低预升压(预释压)区压力梯度及倒灌(释放)流量峰值的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210.
挤压油膜阻尼器在深孔加工中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挤压油膜阻尼理论,设计了带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深孔内圆磨削刀杆,并在高精度内圆磨床上进行了与静压支撑刀杆的磨削性能对比实验·实验表明,参数设计合理的油膜阻尼刀杆较静压支撑刀杆具有更优良的磨削性能和减振效果·油膜阻尼刀杆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稳定性高,在机械加工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