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桥梁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冬梅 《科技信息》2011,(31):I0196-I0196,I0209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结构在其使用过程中抵抗外界环境或内部自身所产生的侵蚀破坏的能力,而结构的耐久性损伤或耐久性破坏则是指结构性能随时间的劣化现象。从产生耐久性损伤的直接原因来看.可以将混凝土耐久性损伤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32.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的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很多,混凝土质量及其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是内在因素,环境类别与作用等级则是外在因素,各种不同的原因会引起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33.
根据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理论,将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定义为抗压强度的劣化;研究在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混凝土损伤的演化规律.首次运用RBF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混凝土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作用下抗压强度劣化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混凝土冻融损伤特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的工作为复杂应力状态下经受冻融循环作用的普通混凝土的损伤特性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解决渠道防渗聚乙烯(PE)膜料的冻融老化问题,依据薄膜理论对PE水压力变形及应力应变模型进行了数学推导.在室内冻融老化条件下对PE抗拉、抗裂性能分别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表明,冻融老化100次循环后PE的性能均有所降低.用圆形中心变位模型模拟了PE冻融老化抗裂强度与鼓包高度关系曲线,经检验模拟曲线与观测曲线基本吻合.表明该模型可用于PE抗裂强度或变形计算,为PE应用于渠道防渗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用限制性内切酶Kpn1从质粒pYA024中切出大小约2.75kb的片段,此片段包含Actin1启动子、NOS终止子、水稻几丁质酶基因.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pCAMBIA1301-imp的多克隆位点内,构建成了水稻碱性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载体.利用液氮冻融法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导入发根农杆菌LBA4404中,以用于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36.
冻融疲劳作用下高强混凝土劣化特征点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供一定的高强混凝土抗冻性定量化设计评估标准,本文定义了初劣点与陡劣点,并且为了确定这些点分别提出了P值检验法、拟合曲率法;同时展开了高强混凝土的冻融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高强混凝土的初劣点与陡劣点以及它们的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初劣点、陡劣点、最大曲率三指标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高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高强混凝土的初劣点值与陡劣点值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7.
本文叙述了水工混凝土构筑物冻融破坏的内外部各种因素及其影响;提出了防 治对策,可行性措施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38.
青藏公路沿线土壤的冻融过程及水热分布特征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利用GAME-Tibet野外工作期间所取得的藏北高原不同地点一个年周期土壤温度和含水量资料,初步分析了藏北高原不同地点土壤冻融过程及水热分布特征.表明,藏北高原土壤的冻融过程及水热分布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大多数地点浅层土壤均在10月份左右开始冻结,次年4月份左右开始消融,但不同地点冻结与消融的开始时间及冻结持续时间也有所差别.土壤冻融过程的快慢和土壤温度的时空分布状况与土壤含水量的多少有关.各点土壤含水量的分布并不都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是表现出一定的高含水层.这种分布特征对土壤的冻融过程及土壤温度的时空分布有较大影响.在夏季风期间,各点土壤含水量在10 cm的浅层均较高,但也存在空间差异性.此外,地表状况(如积雪等)也对土壤温度的分布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9.
淹水区生态型护坡设计及抗冻融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淹水区坡面进行护坡的必要性和传统护坡技法的缺陷,提出了应用生态型护坡技法——中日植生材料(一种新型生态植生材料)、生态混凝土(多孔、透水性混凝土)、卵石(自然石)等近自然界材料的组合,进行设计、护坡.国家863专项“镇江水环境处理”中的生态堤采用生态型护坡技法进行设计,通过对该技法中组成材料的分析和生态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冻融进行调查、研究,认为所提出的生态护坡技法不仅能充分保证护坡工程安全性、经济性,还可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谋求与生态系统的调和或共生,创造舒适的环境,而且所用生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冻融性.  相似文献   
40.
青藏高原五道梁附近多年冻土活动层冻结和融化过程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赵林  程国栋  李述训  赵新民  王绍令 《科学通报》2000,45(11):1205-1211
对约占青藏高原总面积2/3的多年冻土活动层进行了监测研究,通过对青藏高原五道梁附近地温和水分观察资料的分析,依据活动层中温度变化过程的水热的传输特征,把活动层的冻融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即夏季融化过程(ST)、秋季冻结过程(AF)、冬季降温过程(WC)和春季升温过程(SW),在夏季 经和秋季冻结过程中,活动层中水热耦合特征较为复杂,水分的迁移量极大,而在其余两个阶段,活动层中的水分迁移量产小,热量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