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综合类   15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进行探讨,使用材料及机械的组成,养护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2.
刘霞  刘俊涛 《科技信息》2008,(30):62-63
路面现场冷再生具有施工简便、充分利用旧路面废料、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不断行交通、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费用等优点,在国外已经应用多年,而我国尚处于初级应用阶段,因此加快对路面现场冷再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对路面现场冷再生设计、机械设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方面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3.
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得以全面实施,同时也为公路工程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天地,公路冷再生技术就是其中得到初步实践并验证成功的一种新型施工工艺。它不但可以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而且还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4.
为提高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利用贝雷法对冷再生混合料进行了级配优化,并根据平衡设计思想,基于基层抗裂性及早期强度进行最佳沥青用量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结果表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抗裂性标准为荷载损失率的85%,二次热压实的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试验标准为60℃条件下养生4h的混合料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得到同时考虑基层抗裂性和早期强度两种性能的最佳沥青用量和最佳含水量分别为3.8%及2.8%,优化后的最佳沥青用量和最佳含水量均小于传统配合比设计方法确定的用量,且路用性能优于传统配合比设计方法,力学强度提升了79%,水稳定性提升了8%,高温稳定性提升了61%。可见考虑基层抗裂性和早期强度的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对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75.
冷再生技术是采用一次性粉碎法,将路面混合料在原路面上就地铣刨、翻挖、破碎,再掺入一定数量符合标准的再生剂、水泥、水(或加入乳化沥青)和骨料,按设定的厚度,用冷再生机进行处理后,经整形、碾压和后期养生,使其达到设计路基结构层技术要求的一种施工工艺.冷再生工艺分为厂拌和路拌两种,东缉虎营冷再生改造工程采用厂拌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从原材料、组成设计和施工控制3个方面,对如何控制厂拌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的施工质量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6.
裴应军 《科学之友》2007,(16):16-17
通过试验,分析冷再生料的物理特性及施工中的材料级配问题,阐述冷再生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冷再生技术在高等级公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7.
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8.
程凤 《太原科技》2012,(1):81-83,86
结合太原市千峰南路的大修工程实例,系统介绍了冷再生的特点,设计内容、设计依据和施工工艺,以推广冷再生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79.
随着城市基础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随之产生的建筑垃圾也成为各大城市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西安市市政公用局在道路施工中提出了“节能、环保”的口号,倡导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充分有效的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原有的道路结构层以达到改造与环保、节能并行的目的。市政道路翻建施工中,对有些路基较好的混凝土道路,如要将原有路面直接挖除、外运,重新铺设耗时较长,有些道路地处交通要道,车流量很大,工期的长短将会直接影响市民的通行质量;且施工中产生的大量混凝土块,破除和运输费用较大,造成浪费。如何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变废为宝是我公司近两年来一直研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80.
本文结合某试验段具体工程实例,利用泡沫沥青的冷再生技术,采用路拌法施工方法,研究其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通过铺筑试验段I,并进行该试验段的试验、检测分析与评价,指出施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为试验段II的施工提供参考。最终试验段II的检测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该试验段的工程方案可用于大规模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