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5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8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塔里木西北缘NW走向的印干断层为逆冲断层,断层擦痕等指向证据表明其逆冲方向为NE,与柯坪冲断系自南天山向塔里木的SE向推覆明显不同.地层学和断层切割关系等证据显示印干断层形成早于更新世的柯坪冲断系,而主要活动时期为上新世.研究结果表明,柯坪塔格地区晚新生代发育两期方向不同的逆冲推覆构造,印干断层是上新世帕米尔构造结前陆冲断带的前缘冲断层,而柯坪冲断系是更新世以来南天山前陆冲断带.  相似文献   
22.
汽轮机组非核蒸汽冲转试验是核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机组的二回路部分已初步具备了整组启动的条件。本文根据具体案例分析介绍了核电机组非核蒸汽冲转试验的理论依据以及准备、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23.
针对深井综放采场沿空区段巷道冲击地压难以控制、巷道支(维)护难度大问题.提出一种区段巷道内错采空区布置(简称负煤柱),并配套高档普采段合理支护技术、工作面平缓变坡技术和工作面防火技术.经过现场应用,该技术防治冲击地压效果显著,有效控制巷道变形,减小巷道支(维)护难度,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徐莉丽 《广东科技》2014,(3):115-116
一些城市的近郊低洼地带,过去作为市区垃圾卸填区,现在由于城市的扩展成为了建筑场地;大量的仓库、办公及生活用房无可选择的建造在这软土地基上;我国南方一些城市郊外的水塘、古河道、水稻田,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划为住宅小区,建造多层及高层住宅楼。上述的这些不良地基在建造建筑物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工程事故。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多层建筑地基加固与抗变形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探析,希望对同类型工程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5.
为解决冲管磨不圆的问题,提出在机加工过程中,合理安排倒角工序,规范倒角工艺。成功减少了磨削工序跳动误差,大幅提高了磨削效率和产品合格率。通过尺寸镀铬的工艺试验表明:镀层厚度超过0.1mm后,镀层均匀性不易控制,不能实现尺寸镀铬。  相似文献   
26.
作者介绍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沿岸近海的M9.0特大地震的震后研究情况,日本列岛M8.0以上大地震发生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地理环境,大地震在东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关东地区、东海道地区的活动历史以及对下一次东海地震发生时间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地震中长期预测的现状及相关基础研究应努力的方向,提出了在工程应用研究中应该避免的错误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7.
为研究型钢混凝土板柱节点的抗冲切性能,考虑型钢布钢形式、板纵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板厚及型钢含钢率等参数变化,设计制作了12个1/5缩尺试件.通过竖向单调加载试验,研究试件的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荷载-挠度曲线、极限抗冲切承载力、延性系数及耗能能力.结果表明,型钢混凝土板柱节点具有明显的延性破坏特征,其极限抗冲切承载力、延性性能及耗能能力普遍优于钢筋混凝土试件.并且随着型钢布置数量、板纵筋配钢率、混凝土强度、板厚及型钢含钢率的增加,节点的抗冲切承载力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此外,借鉴现有规范推导出了型钢混凝土板柱节点的极限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8.
讨论了文献中报导的36个边柱节点的试验结果,描述了板的破坏形态和特征.基于剪应力线性分布假设,推导出校核由剪力偏心传递的部分不平衡弯矩系数α0的表达式,并对试验结果作了验证,发现规范(GB 50010-2002)中的α0值与试验结果不符,取值偏大.另外,还指出在板与柱之间不由剪力传递的这部分不平衡弯矩(1-α0)Munb,应通过板受弯来传递,此弯矩所需要的钢筋设置,在规范(GB 50010-2002)中没有条款.最后对边柱节点受冲切设计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9.
进行了6个足尺PC(预应力混凝土)平板-T形柱节点试件在竖直荷载作用下的冲切性能试验.其中,5个试件的平板中配有无粘结预应力筋,1个对比试件的平板中配普通钢筋.通过试验阐述了节点试件的破坏特征.结果表明:所有试件都产生弯曲冲切复合破坏特征;当接近极限荷载时,预应力筋的应力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未达到其极限强度;在保持一定的延性的条件下,平板中的预压应力可提高节点的冲切承载力和刚度.文中还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临界截面的形状和节点弯曲破坏的位置,最后采用美国ACI规范和我国规范所推荐的计算公式对上述节点的冲切承载力进行了验算.  相似文献   
30.
陈莲基 《甘肃科技》2006,22(7):144-146
介绍振冲防渗板墙应用在大堤防渗工程中的施工方法,论述其基本原理、施工工艺过程及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