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53篇 |
免费 | 96篇 |
国内免费 | 13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7篇 |
丛书文集 | 108篇 |
教育与普及 | 5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8篇 |
现状及发展 | 6篇 |
综合类 | 168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92篇 |
2013年 | 84篇 |
2012年 | 75篇 |
2011年 | 97篇 |
2010年 | 94篇 |
2009年 | 118篇 |
2008年 | 129篇 |
2007年 | 118篇 |
2006年 | 101篇 |
2005年 | 78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59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51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9篇 |
1984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论文基于榆树井矿风井矿压观测项目,介绍了松动圈的测试原理、测试方法及测试过程等,得出了破碎巷道合理的松动圈范围,为确定合理支护参数提供了依据,为相似条件巷道的松动圈测试提供了实践,对井下支护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3.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电力系统四种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评价了四种接地方式各自的优缺点,并分别计算了四种接地方式下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电压和故障电流. 相似文献
144.
对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配电网的4种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其对配电网设计、运行、继电保护等方面的影响,给出了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45.
鉴于单相间歇性接地时产生的弧光接地过电压及由此而激发的铁磁谐振过电压是配电网中最为频繁出现和造成事故最多的内部过电压.因此,本文结合一起事故实例分析研究这两种过电压的的产生机理,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确保系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6.
147.
设圈C=v1 v2…vm v1,m≥3.在圈C的顶点vil,vi2,…,vik上分别悬挂k条路pn1,pn2,…,Pnk的图记为Ci1,i2….ik(Pn1,Pn2,…Pnk),其中1≤ij≤m,m,1 ≤j≤k.在顶点口vm上悬挂k条路Pn1,Pn2,…,pnk的图简记为Cmk(Pn1,Pn2,…,Pnk).利用图Cmk(P2,…,P2,P1)的特征多项式获得:λ1(Cmk+1(P2,…,P2,Pl-1))≥λ1(Cnk(P2,…,P2,Pl))≥2,其中,k,l ∈ N,l≥3. 相似文献
148.
149.
以某人字行星传动系统为例,采用Pro/E软件建立了内齿圈结构参数化模型,利用Ansys软件计算了轮体结构前25阶固有频率和振型.为了解决目前商用软件在求解结构稳态响应时,无法考虑载荷作用点也随时间周期变化的问题,采用模态叠加法进行结构循环瞬态计算,结合外部稳态判断程序求得在系统动载荷作用下,内齿圈结构不同轮缘厚度下的稳态动位移和动应力响应,为相关齿轮结构设计、修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0.
对于一个简单图G,称矩阵Q(G)=D(G)+A(G)是图G的Signless Laplacian矩阵,多项式QG(λ)=det(λI—Q)是图G的特征多项式。本文给出了在完全二部图K2,a-2上两种不同的加边方式所得图类和在C3的一个顶点上悬挂P=n-3条边所得图类的Signless Laplacian矩阵特征多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