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4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粥样硬化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方法:应用TONSHIBA M16 CT机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和增强冠状动脉成像研究,主要围绕适应症,造影剂应用,扫描技术,后处理技术冠脉粥样硬化CT征象以及对冠心病CT影像研究。结果:研究80人一组二级保健志愿者冠脉粥样硬化,发现钙化分布次序:左前降支,左冠脉主干,旋支和右冠脉。对199人有冠心病高危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烟酒嗜好、家族史阳性)行冠状动脉钙化分析,发现钙化85人(42.7%),分析钙化年龄分布特点:年龄越大,钙化发生率越高;钙化动脉各支分布特点:左前降支最好发,左冠脉主干钙化CT值最高(224.8Hu),患高血压者钙化发生率最高(77.6%),依次为高血脂、家族史阳性、糖尿病;危险因素合并存在越多钙化发生率越高,提示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病率与高危因素关系密切。开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T影像表现研究,并提出诊断依据。按CT值斑块有5种:钙化斑块,纤维斑块和软斑块。按钙化形态有点状,线状,片状和斑块状,串珠状等;按综合评分钙化分轻度,中度和重度钙化;非钙化斑块有纤维斑块和软斑块两种;斑块形态有偏心和向心性,单发和多发。斑块与血管关系,采用多剖面显示,尤其截面观察斑块位置与管腔狭窄关系,判断血管狭窄程度,采用大于或小于50%进行血管狭窄诊断有利于临床选择内科,介入或外科治疗依据。提出诊断依据依据钙化评分检查技术发现钙化,行钙化分析和评分,得出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结果,预测冠心病可能性。依据冠状动脉增强成像技术发现非钙化斑块,分析斑块CT值,得出斑块性质(钙化斑块,纤维斑块和脂核斑块),研究斑块对冠状动脉管腔影响并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大于或小于50%叙述狭窄程度)。临床怀疑冠心病85例中,MSCT显示冠状动脉钙化40例、狭窄36例、软斑块26例、肌桥2例、阴性53例,阳性率57.8%。结论多层螺旋CT可作为冠心病的无创性临床筛查方法,能够发现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钙化、血管狭窄等影像征象。MSCT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及三维成像显示阴性和肌桥者,可排除冠心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中耳炎行乳突根治术息者术前HRCT对判断听骨链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听骨链病变术前HRCT诊断与术中所见,分析比较听骨链病变术前HRCT检查与术中病变所见的符合情况,探讨HRCT对中耳炎患者昕骨链病变诊断准确性.结果 在乳突病变切除术组,HRCT对听骨链结构显示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为锤骨0.5950,砧骨0.8286,镫骨上部结构0.7274,锤砧关节0.5645,砧镫关节0.6571,显示HRCT对上述病变诊断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通过不同成像方法,术前HRCT能对听骨链病变程度做出准确判断,有助于术者在术前对手术的径路和方式的选择,并能对手术安全性及手术预后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影响其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MSCT对42例拟诊冠心病,4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1年患者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将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分级予以评价,分析其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结果图像质量优良率为83.3%(35/42)。结论MSE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较可靠的冠状动脉评价方法,在冠心病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本期推出的是氨糖和辅酶Q10两种常用于保健品领域的产品元素,两种产品都在国外比较流行,国内已经开始有企业在生产推广,具备流行潜力和操作可能。  相似文献   
95.
为建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sD大鼠模型,购3周龄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禁食12h,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45mg/kg,血糖稳定后,给予维生素D3(VitD3)注射液按总剂量50万IU/kg分3d灌胃,在上述基础上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测定大鼠血脂、血糖,制作主动脉石蜡切片,观察其形态学变化。8周后主动脉内膜下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中膜增生,结构紊乱。正常组未出现类似变化。由此可知,该方法可用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SD大鼠模型的制作。  相似文献   
96.
选取在我院行PCI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6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测定PCI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ACK1基因的表达。4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结果是:(1)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ACK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7.56±4.98 vs 3.11±1.24,P0.05);(2)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术3月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ACK1 mRNA表达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10.84±3.71 vs 17.56±4.98,P0.05),但仍高于健康者(10.84±3.71 vs 3.11±1.24,P0.05)。RACK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可能和病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97.
24例儿童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及冠状动脉扩张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早期诊断线索及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KD患儿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血常规及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PLT)、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心脏彩超测量冠状动脉内径。结果:KD发病以3岁以下的男性患儿居多,发热、唇及口腔黏膜改变、皮疹、球结膜充血(非化脓性)、手足硬肿和颈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高达100%、88%、83%、79%、21%、25%。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分类升高,血沉增快,CRP升高,血小板计数,分别占87.5%、83.3%、82.6%、75%和83.3%。结论:发热患儿早期出现唇充血皲裂及口腔黏膜充血、皮疹、球结膜充血(无分泌物),同时伴有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分类升高。血沉增快和CRP升高要高度怀疑KD的诊断,及早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了解有无冠状动脉扩张,以确定KD的诊断。3岁以下的男孩,ESR、CRP、肿计数明显升高是冠状动脉扩张(CAD)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8.
采用64层螺旋CT对心脏及冠脉疾病的诊断已取得重要进展.就64层螺旋CT的主要技术及其在心脏、冠脉疾病中的主要研究和应用价值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P2Y12反应性和血小板抑制率在ACS患者PCI术后发生心肌缺血事件的价值.方法 采用VerifyNow P2Y12系统检测P2Y12反应性和血小板抑制率,计算ACS患者术后30天COP-INH值.综合分析COP-INH评分与主要终点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在226例受试者中,在排除糖尿病(46.15%vs.21...  相似文献   
100.
大鸨心脏冠状动脉的铸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血管铸型方法对大鸨心脏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大鸨心脏左、右冠状动脉均开口于同侧主动脉窦内.左冠状动脉先分出前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前1/3部,主干分为旋支和前降支.旋支先分出左心房支,分布于左心房,主干分支分布于左心室的左缘壁和隔壁及右心室隔壁的部分区域;前降支有两支,前支由左冠状动脉主干根部分出,依次分出后室间隔支和动脉圆锥支,主干延续至心尖,其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壁面和右心室隔面.后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后2/3部,动脉圆锥支分布动脉圆锥及肺动脉干;前降支后支分出左缘支后,主干沿锥旁室间沟下行,沿途发出4,5支平行型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左缘支沿心左缘走行,分布于左心室侧壁.右冠状动脉分为浅支和深支.浅支分出窦房结支和右心房支,主干延续为右室后支,窦房结支分布于窦房结和升主动脉,右心房支分布于右心房,右室后支分出右缘支沿心右缘走行,分布于右心室侧壁,右室后支主干分布于右心室的隔壁;深支分出主动脉支分布于升主动脉,主干延续为右室前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及心右缘壁.出后室间隔支,主干延续为右室前支,右室前支向前向下延伸,分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和右心室下缘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