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133篇
教育与普及   7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8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0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31.
132.
依据有关公式对嫩江县农作物最大生产潜力及自然条件下的可能产量进行了估算,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3.
134.
135.
王太平  常华 《河南科技》2000,(11):18-19
东亚飞蝗是一个社会性害虫,是我国十年减灾内容之一。黄河流经我县60余公里,形成滩区面积10余万亩,成为东亚飞蝗适宜发生区。每年蝗虫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重发生年蝗虫密度高达760头/m2,因此,每年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人工防治,且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导致蝗虫越防越重。从1994年开始,我们实施“扣马蝗区综合治理”工作,使蝗虫密度由原来的17.3头/m2下降到0.5头/m2的防治标准以下,不再使用化学农药,减少了环境污染。 一、蝗虫生态区划分 通过大量实地勘查,根据植被、土质和地形地貌,扣…  相似文献   
136.
137.
通过热化学液化法,以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三醇的混合比例、催化剂种类、催化剂量、液化温度、液化时间为影响因素,液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生物质基磁性固体酸催化玉米秸秆多组分溶剂液化工艺条件.利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玉米秸秆液化油替代多元醇制备聚氨酯发泡材料,对发泡体进行观察.结果表明,7个因素对玉米秸秆液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乙二醇量聚乙二醇量液化温度液化时间催化剂种类丙三醇量催化剂量,即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化剂V(乙二醇)∶V(聚乙二醇)∶V(丙三醇)为1∶1.5∶1.5.在玉米秸秆基磁性固体酸作为催化剂,催化剂量为12 g,液化温度135℃,液化时间70 min的条件下,液化玉米秸秆得到最高液化率为72.3%;玉米秸秆液化油替代多元醇能够制备均匀的聚氨酯发泡材料.  相似文献   
138.
鲁杰  张品  王炯  刘圣勇  张舒晴  青春耀 《河南科学》2019,37(12):1955-1962
为了解决秸秆打捆燃料不易烧透且现行的燃烧设备与秸秆打捆燃料不匹配的问题,针对秸秆打捆燃料的燃烧特性,通过改进炉膛结构研制出适合秸秆打捆燃料的往复炉排蒸汽锅炉,该锅炉为单锅筒纵置式,配以往复炉排和两级除尘装置.实验得出,锅炉燃烧效率达97.5%,锅炉热效率达80.49%,烟气中CO、NO_X、SO_2及烟尘含量分别为125、42、26 mg/m~3,林格曼黑度小于1.锅炉热效率较高,污染物排放浓度低,达到国家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及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9.
秸秆沼气发酵厌氧菌群是一个复杂的菌系,针对分离纯培养周期长、菌剂制备过程比较复杂等难点,提供了一种简便的秸秆沼气发酵厌氧菌群的培养方式——原位混合培养.①小试试验表明:接种50%培养后的厌氧菌泥,厌氧发酵原料总固体(TS)12%,在37℃下,试验B组能快速适应厌氧发酵新环境,厌氧发酵21 d时,累积产气量较试验A组高出28.39%;②中试试验结果显示:第三阶段的发酵原料中接种物的50%替换为培养后的厌氧菌泥,37℃厌氧发酵10 d,沼气池容产气率平均达到1.1 L/(L·d),累积产气量较前两个阶段的平均值高出32.46%.该方法适用于连续性沼气发酵工程,以增加沼气发酵系统中的厌氧微生物数量,增强微生物代谢活动,改善沼气发酵系统,使其保持连续稳定的产气.  相似文献   
140.
螺旋式全混合日粮搅拌机揉切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全混合日粮搅拌机揉切机理,以麦秸秆为研究对象,对秸秆的揉切过程进行周向和轴向两个方向研究分析,将秸秆的揉切过程在空间上按顺时针依次均匀的分为4个区域,采用理论分析和高速摄像试验验证的方式进行分析,明确秸秆在箱体中剪切、揉搓、混合分布的主要区域,确定各区域物料具体的运动形式.试验结果表明:秸秆在Ⅰ区内存在离心现象,Ⅱ区是切割的主要区域,Ⅲ区是揉搓的主要区域,且在底壳最低点处揉搓作用最强,在Ⅳ区秸秆存在对流混合作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