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124篇
教育与普及   10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0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34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2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朱光潜曾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德国学者尔格哈曼强调:“诗是人类的母语。”还有人说:“诗歌是语言的钻石,情感的轴。”下面是我对诗歌教学的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32.
歌曲教学是音乐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歌曲是音乐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在传统的歌曲教学中,学生只是学会唱一首歌曲,因为不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和内涵,唱起来也是于于巴巴的,毫无情感可言。针对这种局面,我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在歌曲教学中注重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让学生在听赏的过程中,受到歌曲情感的熏陶,来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趣味性,让他们在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表现音乐。  相似文献   
33.
文章以英语写作教学法中的过程教学法为理论基础,强调了写前准备的重要性,讨论了实施写前准备的几种方法,并指出通过这些活动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和笔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4.
李永红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4):207-207,104
丁玲享有盛名的两篇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文学创作观念和写作姿态上迥然不同,从自我表白型转向长篇客观型,体现的是作家自我体验向自我工具化的结果.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由开放探索转向保守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35.
当下女性小说已成为一道醒目的文学景观,大多都有自成一家的故事模式,不管作家本人是否首肯,这已经成为一种文学事实。种种模式又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女性小说不是不谈爱情,而是爱情缺席;她们也未见得乐于对镜独坐,而是无人欣赏与喝彩。这不约而同的指向意味着一种群体规模的觉醒和群体觉醒的规模。尽管在启蒙意义上仍然未能指点迷津,毕竟,这是女性主体意识的立场和姿态,基于此的所有吁求与探求都使女性意识在文学表现中获具了更为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36.
37.
初中语文第三册的第一篇课文《一件小事》是鲁迅先生的小说。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强国六年的冬天”。笔者认为,这句话中的“这”应改作“那”。原因有二:从这两个指示代词的语法意义上讲,“这”是近指;“那”是远指,此其一,其二,从小说本身来看,“小事”的发生和小说的写作之间已有一段时间距离。所以应该用“那”而不宜用“这”。  相似文献   
38.
废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个性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充满着幽静和平之美,颇有中国古代山水画和田园诗的韵味。其幽静平和的美学风格,突出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叙写和对大自然的禅味审视,即将少女诗化,将俗人雅化,将平凡田园劳动美化和注意时空的构成,诸多意象的衬托,空寂、清远、静谧的展现。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创作个性,是因为他当初是一位诗人,且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浸润,同时他又是一个佛教徒,对佛教禅学有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39.
“还乡/逃亡”和“死亡”是苏童小说中两个常见的母题,透过这两个母题可以透视作者的一种精神的危机感、焦虑感以及历史循环论的消极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40.
在英国文学中,对于亨利·菲尔丁的《约瑟夫·安德鲁传》小说艺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的现实主义特征方面,而对于这部作品在小说创作艺术上的创新与突破却缺乏深入的探讨。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小说的“史诗”风格和“喜剧”特色。这既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同时也是对菲尔丁小说创作艺术伟大创新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