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274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有许多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形成了现当代旧体诗词创作的耀眼群体。毛泽东是这一群体的核心和领袖。他们以诗感时言志,以诗纪事写实,以诗唱和赠答。这些诗词"以新材料入旧格律",笔下情韵风骨俱现,反映了新中国开天劈地第一代风流人物的情志意绪,描绘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壮丽画卷。它是毛泽东思想的艺术结晶,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瑰宝,是我党我军和我国革命及建设的珍贵文献资料,其思想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永存。  相似文献   
42.
本文论述了毛主席诗词作品的崇高美的几种表现 :写景的崇高美、抒情的崇高美、人格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43.
五四"时期与冰心齐名的女作家庐隐,因其英年早逝在文坛上曾沉寂多年。经过几I一年的历史沉淀,人们终于拭去了覆盖在她身上的尘埃,使她的芳名发出应有光彩。尤其是90年代以来,她的小说、散义等不断受到出版社青睐,陆续以各种版本的形式出现,这实乃庐隐的一大幸事,她若英灵有知,也应含笑九泉了。再看前些年曾因"人生三部曲"而饮誉文坛,备受推崇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池莉,近年来在新写实的道路上却显出步履维艰的衰微之势。本文试图比较现代女作家庐隐和当代女作家池莉小说的异同之处,以探求她们在文坛上此热彼凉的内在原因。庐…  相似文献   
44.
郭沫若是我国五四诗坛的一位巨星,在我国现代文学史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所接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庞杂,本文从少时与英国文学的最初接触,浪漫主义美学观的形成,文艺批评思想的形成。对英国作品的翻译活动及在英国文学影响下的戏剧创作这五方面探讨和系统梳理郭沫若先生与英国文学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说明其接受过程中中西文化的碰撞及作家的主体选择性,并指出西方浪漫主义概念在中国的误用:中国五四时期的浪漫主义其实是抒情主义。  相似文献   
45.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史书,也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杰作。如实记述战国游士为其所辅佐之国出谋划策,以求长治久安的言论、事迹是该书的写作宗旨;而浮雕似地塑造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则是它的写作特色。本书着重分析其以写实手法塑造人形象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6.
诗歌中题材与诗体是一种辨证互动的关系,新题材的出现对诗体的发展变化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晋宋之际山水作为诗歌表现范畴的确立、山水描写艺术的发展,使赠答诗经历了一个显著的诗体解放过程,突破了西晋以来四言体赠答诗的发展困境,同时确立抒情体物的新的诗体内涵,形成了新的赠答诗艺术传统。  相似文献   
47.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短篇抒情小说的审美情趣主要体现为:故事情节的淡化;第二自然的创设;激情和智性的相互渗透;艺术意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48.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新写实”小说解构了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提倡的“崇高”,而刘恒创作于90年代末的“新写实”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却一反这一路数,着力张扬了小市民与命运抗争的宝贵精神,使小说充满了崇高的意味。  相似文献   
49.
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从来都把自然作为自己的精神载体。古代学家多崇尚自然,他们认为从自然中能陶冶性情,抚慰人生,拯救灵魂,完善人格,从而让精神更上一层楼,让自己的人生更有诗意,本即对学家与自然之间的审美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0.
建立在正义基础上的复仇行为超越种族、性别,具有悲壮的道德价值和社会正义目的。《水浒》与《聊斋》中的复仇因复仇者的身份、复仇对象、复仇方式、复仇风格不同,体现出弃家与守家、英雄主义与理性主义、美善对立与美善同归、写实与写意等方面的差异。二者的复仇行为都显示了封建社会体制变形下民间自发的正义诉求;另一方面从性别角色和社会性别秩序以及作家个人性别立场的角度来审视复仇这一文化现象,就会发现隐藏在复仇背后的作家性别书写和复杂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