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82.
83.
石羊河流域现代孢粉传播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确定风和河水长距离搬运的孢粉对干旱区尾闾型湖泊沉积物孢粉谱的影响和贡献, 对干旱区典型的小流域棗石羊河流域的空气、表土、河水和河床冲积物中的孢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其结果显示: 河水搬运孢粉的能力远较风强, 河水搬运的孢粉对流域中下游河床冲积物和河水孢粉谱的贡献非常大; 干旱区与河水有关沉积物孢粉谱的古环境重建很大程度上受河水搬运孢粉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浅议西北干旱区洪水资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实现洪水资源化具有重要意义。洪水资源化的主要途径有科学调度,挖掘水库能力及洪水冲沙、引洪灌溉等,但都具有一定的风险,针对其风险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5.
250 kaBP前后中国北方干旱区的扩张及其原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武威黄羊镇及高原东南缘的川西甘孜黄土剖面同时记录了250kaBP前后一次显著的干旱化事件,前者表现为风尘粒度变粗,后者表现为C4植被扩张和古土壤化学风化强度的降低。这次事件在我国北部干旱区及北太平洋风尘记录中均有强烈表现,而在东南季风控制的黄高原中南部及西风带控制的中亚地区的现有记录中没有明显反映。由于川西甘孜剖面位于典型的西南季风区,中国北方这次重要的干旱化事件主要是来自西南了风的水汽减少所致。青藏高原东南缘在该时期的强烈隆升可能是水汽输送减少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6.
干旱区旱柳泥浆覆膜植苗造林成活率与生长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旱柳在黄土丘陵区植苗造林的成活率与新梢生长量进行了传统植苗,泥浆植苗,覆膜植苗,覆膜泥浆植苗等4种造林方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4种造林方法对成活率影响不大,但覆膜泥浆植苗造林效果显著;对苗木新梢生长量影响差异极大,以覆膜泥浆植苗造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7.
《历史》是希罗多德的传世名作。其内容的庞杂丰富已为世人所熟知。就其中关于内陆欧亚的记述看,早期内陆欧亚的社会形态既包含氏族部落的因素,又有城邦国家的成分。《历史》清晰地记述了古代东西交通的主要通道——草原“丝绸之路”;早期内陆欧亚社会的阶级分化状况和民俗风情。为后人展示了一幅多彩的历史画卷。从《历史》看,内陆欧亚是古代中西交通的中介;是游牧文化和习俗的发源地;是东西方文明的汇聚中心。  相似文献   
88.
《中国科技成果》2008,(3):51-51
扶芳藤原产于中国,其具有四季常绿、生长期和绿期长、耐寒、耐旱、耐盐碱、耐荫、耐贫瘠等特性,可用于城市及坡面立体绿化、荒漠治理和水土保持,还可用于制作茶叶、药材和牧草。经引种,至今扶芳藤已在美国、加拿大、捷克、波兰、匈牙利、新西兰等国家种植,特别在园林绿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经过近30年的资源收集和选育,筛选出红脉扶芳藤和宽瓣扶芳藤2个新品种,其抗逆能力强,适应范围广,可在我国华北、西北大部分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脂肪酸广泛存在于各种地质载体,能够记录母源生存环境的相关信息。但关于脂肪酸的具体来源及分布特征的古气候意义尚不明确,导致脂肪酸相关指标在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较少。通过分析西藏干旱-半干旱区跨越3个气候带的湖泊和水洼的表层沉积物中的正构脂肪酸,揭示中、长链及部分短链正构烷脂肪酸的来源与正构烷烃的来源有关,可以相互对比验证。建立了指标与古气候要素的相关关系,发现正构脂肪酸含量、碳优势(CPI)指标随温度升高、降水增多而升高。提出了可用于古气候重建的中链占比(R-FA)指标,R-FA与年均气温和降水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90.
干旱区的绿洲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强  胡隐樵 《自然杂志》2001,23(4):234-236
本文总结了干旱区经洲效应的一些表现特征,如“冷岛效应”、临沂绿洲的荒漠大气逆温、地表低反射率等,并分析了这些特征所表现出的光热优势和水分循环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绿洲效应在绿洲维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讨论了对其进一步有效利用的可能性。最后,为了使绿洲效应得到最佳发挥,还给出几条如何改造绿洲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