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3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285篇
系统科学   201篇
丛书文集   265篇
教育与普及   4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8篇
现状及发展   59篇
综合类   647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425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479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考虑一个具有时滞的非自治的捕食——食饵生态系统。该系统是由一个捕食,二个食饵种群所构成我们给出了系统的周期解是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2.
对码分多址(CDMA)信号的检测常会遇到使用相同载波频率的系统用户的干扰(信道内干扰),或是遇到使用相近频率的用户的干扰(信道间干扰)。提出了采用两阶段检测器,这个检测器并不复杂,但能消除大部分的信道内干扰和部分的信道间干扰。  相似文献   
13.
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应通过合理的林业用地规划,持续森林多种产品生产,合理营林技术、关注生态保护和公众利益、加强科技支撑几方面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公寓式建筑基础不同厚度相互连接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及其质量保证方法,实践表明,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及升温过程中不出现温差裂缝及早期塑性收缩裂缝,采用"内散升蓄,分层浇注,中间设置抗缩钢筋网片"的做法是可行的,可供类似工程施工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Charnes—Cooper提出了一种线性分式规划的算法。本文在此基础上证明了线性分式规划与一种特定的线性规划等价。将Karmarkar算法用于该线性规划,我们得到了线性分式规划的多项式算法。  相似文献   
16.
由浙江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中国土壤学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浙江省临安市环保局联合主办的“绿色技术与生态系统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13-15日在浙江临安市召开。  相似文献   
17.
麻花钻内锥面刃磨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阐述了内锥面法刃磨麻花钻的原理以及在工具磨床上进行磨削工艺试验的方法。通过试验刃磨出了合格的麻花钻,验证了内锥面法刃磨麻花钻理论,并对内锥面刃磨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人类不能不反省,人类必须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自然界的价值,进行多种建设投资,更好地维护生态系统,以求人与自然的交融共进,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和地球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By using the concept of emergy and method of emergy analysis, this paper has studied two mountain settlement (village) ecosystems in two aspects: input and output of energy in the agro-systems and the use of fuel energy. The result reveals that the settlement agro-system in the valley of Minjiang River is better in both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han that at the so-called half-high mountain. The former one is higher than the latter one regarding such indices as emergy yield ratio, labor productivity of emergy and emergy sustainable index, but lower than the latter one regarding environmental loading ratio. In terms of fuel emergy, the settlement in the valley enjoys more diversified sources and is less depending on bio-energy while the settlement at the half-high mountain has only one source (i. e. fuel wood), much depending on bio-energy, may exert a greater pressure on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