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35篇
系统科学   313篇
丛书文集   274篇
教育与普及   18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2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628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430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462篇
  2008年   530篇
  2007年   547篇
  2006年   427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现阶段,理论界对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关注点基本集中聚在倡导科技自主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推进信息化三大方面。联系苏州实际,有关信息化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促进作用、介入途径及其效益。亟需进一步加强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5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已经提了多年的老课题。然而,当我们分析“十五”以来的经济发展运行态势,就会发现,GDP每增长一个点,其资金投入、能源消耗、用地数量,都有相应增加,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还是主要靠大量投入换来的。这样的经济增长,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承载,难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在这几年的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53.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信息化建设要作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把推进信息化工作作为重要内容,这对我们进一步统一认识,确定信息化工作主体和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持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4.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适度的经济增长,投资又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与经济增长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然而,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在经济理论界和在经济工作中,人们对二者相互关系的认识往往很不一致,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在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过程中,投资与经济增长问题再一次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5.
西方城市化的前车之鉴告诫我们,中国城市化发展千万不能轻视人文生态的建设,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加强人文与科技的和谐发展.从我国人口包袱、生态"动态守衡"这两大基本现实问题出发.寻求一条能节约物质资源、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城市生态和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56.
巾帼风采的礼赞——从《木兰诗》看木兰形象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兰诗》将术兰这十女子形象置于战争的环境中.置于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利益矛盾的交织中来展现她的性格筹以及这种性格筹所包含的化内涵。应该说.北魏的战争环境,导致经济破坏.人口男女比捌失调.是《术兰诗》产生的社会背景;北方请民族的尚武粗犷的民风民俗.是《术兰诗》产生的化环境;禾兰采中无兄长的现实状况.导致丁术兰具体的出征行为。然而.当时的人们井没有认识到术兰形象所可能包含的人生价值观.最终将其纳入了中国传统化的行为规范之中。  相似文献   
57.
58.
粗放型和集约型都是经济增长的方式。由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转变,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实现这一转变,必须更新观念,深化改革,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9.
60.
《创新科技》2005,(9):6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在“21世纪论坛”2005年会议上指出,21世纪中国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遭受以下六大基本挑战。首先是人口三大高峰在未来的三十年到四十年将相继来临,也就是人口总量现在已经达到十三亿,而每年平均还要以一千万左右的新生人口在未来的二十多年当中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