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857篇 |
免费 | 355篇 |
国内免费 | 49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401篇 |
丛书文集 | 683篇 |
教育与普及 | 69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01篇 |
现状及发展 | 101篇 |
研究方法 | 1篇 |
综合类 | 155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9篇 |
2023年 | 407篇 |
2022年 | 456篇 |
2021年 | 533篇 |
2020年 | 430篇 |
2019年 | 371篇 |
2018年 | 196篇 |
2017年 | 318篇 |
2016年 | 403篇 |
2015年 | 579篇 |
2014年 | 1013篇 |
2013年 | 907篇 |
2012年 | 1030篇 |
2011年 | 1212篇 |
2010年 | 1071篇 |
2009年 | 1090篇 |
2008年 | 1231篇 |
2007年 | 1034篇 |
2006年 | 670篇 |
2005年 | 614篇 |
2004年 | 510篇 |
2003年 | 484篇 |
2002年 | 507篇 |
2001年 | 481篇 |
2000年 | 440篇 |
1999年 | 234篇 |
1998年 | 196篇 |
1997年 | 170篇 |
1996年 | 130篇 |
1995年 | 125篇 |
1994年 | 132篇 |
1993年 | 111篇 |
1992年 | 99篇 |
1991年 | 98篇 |
1990年 | 86篇 |
1989年 | 96篇 |
1988年 | 53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1947年 | 2篇 |
192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简化大系统分散控制器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内部平衡系统的模型简化方法.这种方法首先把一个一致稳定的系统转化成一个内部平衡系统,然后选择一个内部优势子系统作为降阶模型,该子系统可保留原系统的强可控可观部分,并有一定的稳定性.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2.
2000年6月26日是人类科技史上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科学家同时向世界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已基本完成,已绘制出人体97名的基因组,其中85名的基因组序列得到了精确测定,包含了人体约30亿个碱基对的正确排序。这一重大成就立刻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各国均给予了高度评价,人们认为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继曼哈顿原子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的第三大科学计划。它对人类认识自身、提高健康水平,推动生命科学、医学、生物科技、制药业、农业等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完成是该计划实施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人类在研究自身的过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有人将此成就与伽利略的天文发现相媲美,有人认为它的意义远远大于抗生素的发明。 相似文献
53.
54.
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脉冲响应及其与系统传递函数的关系为控制理论界的人所熟悉.该文针对单输入单输出系统探讨零初值条件下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结论和见解,其中有由典型响应计算系统的传递函数的一种新方法——构造法.这对于完善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必要的,并将为教学科研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5.
离心泵叶轮内部清水湍流的动态大涡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旋转坐标下的单相液体湍流的二阶双系数动态亚格子应力大涡模拟模型并加以验证。考虑亚格子应力的对称性和量纲一致性 ,在基于应变率张量和旋转率张量的不可约量及 Smagorinsky模型和亥姆霍兹定理的基础上 ,提出亚格子应力应表示为可解的应变率张量和旋转率张量的函数。在贴体坐标系下 ,利用交错网格系统和有限体积法离散湍流控制方程 ,采用 SIMPL EC方法求解方程。水泵叶轮中湍流的流速分布规律和压力分布等计算结果都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从而证明了此模型的可行性 ,以及计算方法和程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6.
为了解决双轴串联的旋转机械在临界转速处产生共振问题,搭建了双跨转子实验台,在不改变原有支撑形式的条件下将磁流变阻尼器分别安装在串联的轴1、轴2上,并建立双跨轴系振动的半主动控制系统,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法,以振幅为反馈参数实时调节阻尼器电流,在线抑制双跨轴系的振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定PID控制的比例系数K研究其值对振动控制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PID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控制两个串联轴在临界转速附近的振动;对临界振幅过大的转子宜采用较大K值,而对临界振幅较小的转子可适当减小K值。 相似文献
57.
本文对当前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读者和资源融合、系统和数据库集群化管理以及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构建体系的方向,以此充分挖掘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智慧化、个性化程度,为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深层次思路. 相似文献
58.
底层大空间高位转换高层建筑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一座底层大空间、采用高位厚板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分析研究了该结构的抗震性能.按1:30 缩比设计制作了底层大空间高层建筑模型,测试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在1个场地波和2个天然波激励下的地震反应特征.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的抗震性能基本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结构的转换层、剪力墙厚度发生变化及钢管混凝土柱转变为混凝土柱的36层附近是抗震薄弱部位,在抗震设计中应该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59.
在中枢核团、外周细胞、整体行为、细胞信使和基因表达等不同水平上,较系统地开展了对生物钟的结构和功能的解析工作,继而深入探讨生物节律的内在控时机理。主要内容是(1)采用电生理、行为测定、形态学观察、生化检测和cAMP/cGMP及其相关酶分子昼夜活性测定等多种方法,探讨了中缝背核(DR)对视交叉上核(SCN)昼夜节律的调节机制。(2)围绕中枢核心钟组织SCN和松果体(PG),观察了PG释放的第一信使褪黑素(MT),作用SCN上不同MT受体亚型→调制SCN昼夜节律性放电、引起SCN中第二信使cAMP、cGMP、Ca^2+和核内第三信使c-fos改变,检测各个信使昼夜节律性含量变化及其代谢调控的生物节律;探讨SCN和PG在昼夜活动度、体温调节功能上的差异;同时将cAMP/cGMP的周期性变化与细胞分裂的昼夜节律相联系,通过多种节律间的参数关系和位相性调控比较,在细胞水平上解析生物节律性活动的振荡特征、SON与PG间的跨膜信号转导及其对昼夜节律的调控机制。(3)研究昼夜模型动物中枢核团(SCN、PG)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核心钟基因、钟相关基因和钟控基因在昼夜节律调控中的作用,明确在中枢生物钟系统中,SCN和PG的昼夜基因表达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同时,通过筛选和鉴定钟基因下游的目的基因,寻找中枢和外周组织中能够特征性表达或者共表达的钟控基因,从而为在分子水平上阐明中枢和外周昼夜节律生物钟间的机制性联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