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运用修正后的BBK理论计算了入射能为64.6eV非共面对称不等能几何条件下,电子入射离化氦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符合的较好。从碰撞的微观机理上分析了影响出射电子角分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42.
多视点三维测量系统的全局标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线结构光三维测量速度较慢和易发生遮挡问题,开发了一种多视点线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并针对本系统提出了一种简易的基于线结构光的多目视觉三维测量系统全局标定方法,标定过程只需要一块可自由移动的共面靶标,即可将所有摄像机局部坐标系统一到光平面测量坐标系,实现多视点测量数据的自动拼接.实验表明,该方法方便易行,适合现场标定,同时满足系统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3.
设计了两种小型宽缝结构超宽带天线,一种采用接地CPW馈电方式,另一种采用带状线馈电方式.结果表明这两种天线都有较宽的阻抗带宽.分析了两种天线的特性参数,并比较两种天线的增益和辐射特性,给出两种天线在远区场的脉冲波形比较,并得出不同天线结构对脉冲波形的保真度的影响,这对实际超宽带脉冲天线的设计与应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4.
摄影测量中,解析摄影测量是当前正在发展的摄影信息处理方法.本文阐述了解析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及主要设备:中心投影的共线方程,双心投影的共面条件、空间相似变换和数字高程模型等的概念、有关公式及数据处理的基本程序等问题;并介绍了数据实时处理系统的解析测图仪.本文还对解析法作了某些评述.  相似文献   
45.
低温共烧陶瓷片式微波谐振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低温共烧陶瓷片式微波谐振器的工艺过程、结构以及结构对谐振器参数的影响 ,谐振器与外电路的耦合采用耦合间隙在同一层内实现 ,这种新结构既可给制备工艺带来方便 ,又可减少工艺所带来的误差 .用多层陶瓷工艺技术、高介电常数和低温烧结微波陶瓷实现了中心频率为 1.8GHz、有载品质因数大于 2 0 0的试验单端口多层微波谐振器 .微波谐振器的体积小 ,整个谐振器的尺寸为 5mm× 2mm× 1mm ,适用于表面贴装技术 .  相似文献   
46.
介绍一种采用倒π形馈源的新型超宽带宽缝印刷天线,由共面波导(CPW)馈电.对该天线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给出回波损失曲线和辐射方向图.试验结果表明,该天线具有约120%的阻抗带宽(S11≤-10 dB),覆盖了3.0~12.0 GHz频率范围.与文献报道的几种同类天线比较,其尺寸是最小的.  相似文献   
47.
在物理教学中,常遇到物体受三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的问题。本文以不同类型的例证来说明力的三角形法在三个共点力平衡问题中的应用以及用共面不平行三个力的平衡必共点解决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48.
本文设计了应用于瓦片式相控证雷达的一分带状线四功分器,采用多级阻抗变换,以及蛇形布局实现了超宽带、小型化设计。通过三维高频仿真软件HFSS进行了仿真优化,并加工了实物。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吻合,在整个Ku波段内,输入输出驻波比小于1.5,输出端口隔离度大于20d B,插损1.5d B以内,满足相控阵雷达馈电网络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9.
选用4个吡啶端基共面与非共面的两种分子(分子I:5,10,15,20-四(4-吡啶基)卟啉;分子II:四(4-(4-吡啶基)苯基)甲烷)分别与Fe配位,在Au(111)表面成功自组装形成二维配位网格结构,并探究了二维受限环境对非平面分子自组装的影响.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实验发现,分子I主要通过Fe原子四配位形成正方形结构;分子II主要通过Fe原子三配位形成蜂窝状结构;对比发现非共面的吡啶端基除与Fe配位形成二维网络结构外,其余的吡啶端基可能成为进一步修饰Fe原子的模板,实现了表面配位结构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