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4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73篇
系统科学   73篇
丛书文集   174篇
教育与普及   9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现状及发展   29篇
综合类   422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对齿轮产生点蚀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该减速器内齿轮使用寿命短的原因是由于润滑油清洁度差,温度过高所造成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52.
远距离非接触IC卡考勤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远距离非接触IC卡和计算机技术,设计出一套用于人员考勤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文章对系统的硬件组成及软件实现等做了详细介绍。该系统具有读卡距离远、分布式管理、操作方便、工作可靠、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53.
预优矩阵及其构造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达到预处理共轭梯度法(PCG)提高收敛速度,克服数值不稳定性目的,给出了构造预优矩阵的条件,并构造了三个典型的预优矩阵。它们是不完全Cholesky因子预优矩阵,对角预优矩阵和利用SSOR法导出的预优矩阵,且在PCG中是应用效果很好的预优矩阵。  相似文献   
54.
三维摩擦接触问题算法精度和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回顾了摩擦接触问题的现有解法,包括Lagrange乘子法、惩罚函数法、增广Lagrangian乘子法,线性互补模型及互补类非线性方程组方法等,尤其是近期关于非线性方程组方法的系列研究结果:(1)三维弹性摩擦接触问题互补类非线性方程组的光滑化解法;(2)将其推广为非光滑解法;(3)三维弹塑性摩擦接触问题增量方程和算法,非线性方程组方法解法基于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严格地满足接触条件,并用随机数产生的接触柔度矩阵证实了算法的收敛性,由于每个接触点对的未知数只有3个,不合任何人工变量,同时,算法有局部二次收敛率且计算效率很高。为了考察以增广拉格朗日法为代表的工程中流行算法的精度和收敛性,设计了一个典型的弹性摩擦接触问题算例,证实了通用程序ANSYS的增广拉格朗日法是近似的并且不能保证收敛。  相似文献   
55.
引入并刻划B0型准范空间中凸函数的上、下指数,建立共轭凸函数上、下指数间的完整共轭关系。  相似文献   
56.
作者通过氢气表面热处理,获得了具有较好特性的Al/n—6H—SiC欧姆接触.在这种H2处理后的SiC表面,可以直接通过蒸铝(Al)形成欧姆接触,而无须进行退火处理.该方法也适用于低掺杂外延层上的欧姆接触.XPS测试表明,这种欧姆接触是在400℃以上的退化时,由Al及6H—SiC中的Si元素互扩散所致.  相似文献   
57.
深入考察接触行为的特点,并以舟桥纵向连接件丙丁接头为例,建立了两种接触计算模型。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进行分析,模拟丙丁接头受力时的应力应变。与经验合成计算结果和常规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证明接触分析方法对连接件塑性变形、疲劳分析和优化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H2表面处理形成Al/n型6H-SiC欧姆接触及其退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氢气表面热处理,获得了具有较好特性的Al/n-6H-SiC欧姆接触.在这种H2处理后的SiC表面,可以直接通过蒸铝(Al)形成欧姆接触,而无须进行退火处理.该方法也适用于低掺杂外延层上的欧姆接触.XPS测试表明,这种欧姆接触是在400℃以上的退化时,由Al及6H-SiC中的Si元素互扩散所致.  相似文献   
59.
4.3米磁性引纬织机共轭凸轮引纬系统的综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采用共轭凸轮一行星轮系组合机构作为引纬系统解决了4.3米磁性引纬织机大幅宽引纬问题。共轭凸轮机构可满足对引纬工艺要求的控制,行星轮系增速可增加引纬幅宽。讨论了通过引纬梭移动裕量和优化确定凸轮机构运动规律克服增速带来的位置精度和惯性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60.
使用Gaussian-94程序中的HF和DFT法对苯并环丙烷,苯并环丙酮,苯并环丙胺等相关分子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分别在6-311G(d,p) t 6-311 G(d,p)基组水平下用HF法和B3LYP法对标题物进行了优化几何构型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4Nπ电子体系的苯环工交替程度大于4N+2体系并且存在明显的“共扼失稳定”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