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9篇
丛书文集   75篇
教育与普及   7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44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本文应用X光衍射、DSC、密度法以及热台偏光显微镜研究了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CDP)的结晶特性。结果表明,与常规PET相比,CDP的结晶度降低。结晶能力下降,所生成的晶体平均尺寸校大,这说明CDP晶粒结构较疏松,晶粒内大分子链堆砌密度较低。  相似文献   
42.
通过粘度法和GPC法,用计算机和作图法进行优化选择,订定了VDC-MA(质量之比为VDC/MA=94/6)共聚物在25℃、THF中的Mark-Houwink参数,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3.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水溶液中二元配合物ML2+和三元混配配合物M(ATP)L2-的稳定常数,将结果与氨的相应值比较,发现所研究三元混配配合物中吡啶类配体的芳环与ATP的嘌呤环之间存在着分子内堆积作用,这种作用与中心金属离子的配位层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44.
以脂及二酸(己二酸和癸二酸)及蓖麻油酸为原料,采用高真空熔体缩聚反应合成了新型脂肪二酸-二蓖麻油酸共聚物,实验结果表明,蓖麻油酸与脂肪二酸共聚有效降低了聚合物的结晶度,对聚合物的热性能也有所改善,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所合成的共聚物具有降解性。  相似文献   
45.
三元共聚物(SMAE)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的低温流动性改进剂,不仅广泛应用于原油及燃料油的降凝,而且还能较好地降低燃料油的冷滤点。本文报道了应用方面的试验结果,并提出了提高低温流动改进剂适应性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6.
嵌段聚氨酯脲的氢键与形态研究——硬段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不同硬段含量的聚醚型嵌段聚氨酯脲弹性体。借助IR研究了氢键分布随硬段浓度的变化,利用SEM、TEM直观地展示了微区特性。研究表明,氢键主要在硬段间形成。随硬段含量的提高,硬段的内聚力指数提高,硬段微区形态由无序向有序发展,相分离程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7.
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涉及材料学、发光学及微电子学等不同的学科领域.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具有机械性能好、加工制备容易、易于实现柔性显示、可制成大面积器件等优点[1],并可望用于有机场效应管、有机光伏电池、有机激光、有机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理想的电致发光材料应  相似文献   
48.
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和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TG,DTG和DSC热分析技术对该共聚物的耐热性能及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该共聚物的热分解受单机理控制,初始热分解温度为637K;683K后热分解速率迅速增大,703K时达到最大,在761K时分解基本结束;共聚物在氮气中失重20%和50%时的温度分别为679K和700K,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85 K;根据K issinger法求得非等温条件下共聚物热分解的表观活化能为173.21 kJ/mol,指前因子为3.293 9×1012m in-1,由Crane法求得其反应级数为0.94.  相似文献   
49.
为了考察三脚架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配住形式和性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其荧光性质、生物活性提供依据,以氨三乙酸为母体合成了N,N,N-三(2-甲基苯并咪唑)胺及其稀土配合物(La^3+,Sm^3+,Y^3+,Tb^3+,Ce^3+,Eu^3+).通过红外、核磁共振、差热-热重、紫外及荧光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结构关系和荧光性质.研究表明。谊类配体是较好的主体分子。能够与稀土离子发生配位,形成配合物,配合物内界的NO3^-以双齿形式与中心离子配位;配合物热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特别是Tb^3+配合物是高效的稀土有机发光配合物,可用于荧光材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50.
Introduction Polyethylene oxide-polypropylene oxide-polyethylene ox-ide (PEO-PPO-PEO) block copolymers are non-ionic surfactants and include hydrophilic PEO and hydro-phobic PPO segment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PPO central block, PEO-PPO-PEO copolymers 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