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4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对比Otto循环与Atkinson循环,从理论上分析了后者在无节气门节流损失时发动机的节油潜力及原因,提出评定节油率的相关参数为泵气损失能耗比与泵气损失消除率;推导出节油率的计算公式;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测量计算节油率所需要的相关参数.基于理论推导与实测数据计算得到发动机万有特性上Atkinson循环的节油潜力MAP图,并对其进行评定,得出节油效果好、实际应用性强的发动机工况区域.结果表明:当转速不超过3 000 r/min和平均有效压力不超过0.3 MPa时,节油率都在14%以上.  相似文献   
72.
英汉语中,道歉言语行为有所差异,这与各自的文化因素有关,反映了中西价值观和社会行为规范的不同。要想减少这方面的语用失误,扩大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和相互信任,就需要英语学习者加强对跨文化差异的认识和敏感性,努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3.
土壤原生动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防治有害生物、评价和监测自然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文章简要概述了土壤原生动物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生物防治作用和生物指示作用等。  相似文献   
74.
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捕食作用和影响捕食作用的因子,并且分析了它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75.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植物与土壤因子关系及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36个样地22个植物种的重要值(IV)为基础, 使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将其分为6个群落类型: 翅碱蓬群落、柽柳?翅碱蓬群落、柽柳?芦苇+碱蓬群落、芦苇群落、旱柳?芦苇群落、人工林群落(刺槐林和白腊林)。在群落演替梯度上, 土壤pH逐渐增加, 土壤盐分呈下降趋势, 土壤含水量最大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芦苇群落和人工林群落, 土壤有机碳和总氮总体逐渐增加, 土壤碳氮比呈下降趋势。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发现, 影响黄河三角洲植物种分布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是土壤盐分和pH,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盐分呈显著负相关, 与土壤pH有正相关关系。在土壤pH和盐分梯度上的生态 位分析发现, 优势种柽柳、芦苇和翅碱蓬的生态位宽度较大, 植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一般较小, 说明物种在土壤pH和盐分梯度上出现了生态位分化。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究三江平原湿地水文因子与湿地植被群落类型的关系以及水位梯度与湿地植被生态特征的耦合关系,分析水文情势对湿地植被群落的影响,为湿地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东北三江平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为研究区,基于野外调查选取水位梯度明显的9条样线共90个样点数据,建立以物种为横坐标、样点为纵坐标的21×90的矩阵。采用PC-ORD 5对矩阵数据进行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对保护区湿地植被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分析群落类型与水位梯度的关系,使用CANOCO 5对矩阵数据进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探究湿地植被群落分布与水位梯度的关系。最后利用Origin 2018对典型湿地植被的株高及生物量与水位数据进行高斯拟合,探究水文梯度变化对湿地植被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TWINSPAN结果显示,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可划分为12个群落类型,群丛类型沿水文梯度的变化体现了植被类型由湿生植被向旱生植被演替的变化趋势,表明水位变化对湿地植被群落的演替与分布具有重要作用。样地DCA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植被群丛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植被群落类型及分布主要受水位梯度的影响。物种DCA排序结果显示,湿生植被、湿中生植被、旱生植被在排序图上均有明显的分布范围和界限,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水位梯度。高斯拟合结果表明,3种典型湿地植被的高度和生物量随水位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增加后减少。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毛果苔草(Carex lasiocarpa)、漂筏苔草(Carex pseudocuraica)的最适水位生态幅分别为:[4.46 cm,20.04 cm]、[8.30 cm,28.40 cm]和[40.87 cm,48.71 cm],3种湿地植被的高度及生物量对应最大水位排序均为:小叶章<毛果苔草<漂筏苔草,此结果与分类和排序结果相符合。小叶章的高度及生物量对水位梯度的变化最敏感。【结论】水位梯度为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群落类型与分布的首要环境因子,优势种的分布体现了所属植被群落的分布特征,并且具有指示生境的作用。水位梯度对湿地植被的生态特征有极显著影响,不同湿地植被对淹水水位适应性的差异导致其最适水位生态幅的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7.
为满足舰炮武器系统对目指精度的要求,建立了一种以小型无人机为中继站的目标定位模型。主要是以无人平台上搭载的电视图像传感器与激光成像雷达传感器相结合进行共轴探测,通过对无人机视场范围内的显著地形地貌进行标记,完成坐标转换,消除无人机自身定位误差及随机误差。通过传统无人机目标定位和所提方法的对比,对同一目标进行定位。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目指精度上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78.
为了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方式的定位精度,分析了不同类别的经典定位方法,提出了基于能量的具有环境适应性的定位算法.在对ZigBee协议栈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实际的定位需求,设计了能计算环境参数和定位的通信帧.通过在实际环境下对该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显示:在空旷环境下60m×60m的区域内,定位精度达到2m,相对误差<2.8%.  相似文献   
79.
指示语有两类用法:行为性指示语的用法和象征性指示语的用法。行为性指示语的理解更依赖于自然语境,尤其是教师的身体语言;然而象征指示语的理解更依赖于语言语境和认知语境。在英语课堂话语中,比起对行为指示语的理解,对于象征指示语的理解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精力来进行分析。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需求调整这两种指示语的使用比例,尽量多使用行为指示语。  相似文献   
80.
以潮阳西环山森林公园内的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人工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该区不同人工次生林群落林下木本植物的分布影响.采用典型取样法沿着海拔梯度变化方向分别设置上坡、中坡、下坡样地,共12个20m×20m的调查样方,记录到林下木本植物26种,隶属于15科、23属.多响应置换过程(MRPP)分析表明,台湾相思人工次生林林下木本植物组成在不同坡位、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A=0.468 7,0.132 5,P=0.000 8,0.042 3).指示种分析(ISA)较好地检验出不同立地因子下具有显著指示值(Ⅳ≥60)的指示种.双向聚类分析较好地揭示了林下木本植物在样地中因生境因子影响而体现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并划分出3个生态组.该研究揭示了台湾相思人工次生林林下木本植物对不同立地因子的响应,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