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利用样线法和访谈法对六盘山保护区两栖动物进行调查,共采集到两栖动物标本80余只,经鉴定并结合文献记载,六盘山保护区分布有5种两栖动物,隶属于1目3科4属,占宁夏两栖动物总数的71.4%.其中六盘齿突蟾(Scutiger liupanensis)种群数量不足3万只,已处在濒危状态,花背蟾蜍(Bufo minshanicu)、岷山蟾蜍(Pseudepidalea raddei)及中国林蛙(Rena chensinesis)为保护区优势种,而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在保护区十分罕见,恐已绝迹.保护区以古北界物种为主,共计3种,占保护区两栖动物总数的60.0%,占宁夏两栖动物总数的42.9%,广布种2种,占保护区两栖动物总数的40.0%,占宁夏两栖动物总数的28.6%,无东洋界物种,这与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宁南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动物群相一致.针对保护区两栖动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在管理、科研及具体实施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2.
王洪海 《科技资讯》2013,(18):139-139,173
六盘山地区白壬纪六盘山群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地层发育良好,层序完整。地层区划属泰祁昆地层区祁连-北泰岭地层分区。岩石地层序列白下而上由三桥粗,和尚铸组.李洼峡组、马东山组,乃家河组构成。通过对各岩石地层单住沉积相及沉积环境的分析研究表明,白差纪六盘山群地层发育演化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白噩纪初期(三桥期)以陆相冲积扇主,早期(和尚铺期-李洼峡期)发育了河流相-滨浅湖相沉积,气候由干热逐渐转向温湿;中期(马东山期)湖泊发育到鼎直时期,此时湖水最深,湖面囊广,发育半深湖-深湖相沉积。晚期(乃家河期)为湖泊衰亡期,发育半深湖相-成化湖泊相沉积。乃家河期末,晚期燕山运动使盆地抬升,湖泊迅速消亡,结束了早白量世六盘山盆地的沉积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23.
基于建立的须弥山油松树轮宽度年表,分 析 了 油 松 径 向 生 长 与 该 区 气 温、降 水 和 帕 尔 默 干 旱 指 数(PDSI)等 主要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研究 区 油 松 径 向 生 长 与 前 一 年9、11月和当年4、6、7 月 的 气 温 呈 极 为 显 著 负 相 关 (P<0.01),与当年5月的气温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前一年9月的降水呈极为显著正相关(P<0.01),与当年7 月的降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前一年9月至当年8月 PDSI呈极为显著的正相关(P<0.01).分析表明,六盘山 地区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具有明显的响应关系,与全年的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与生长季的降 水 呈 正 相 关 关 系,由气 温和降水共同决定的干旱程度是限制油松径向生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4.
六盘山盆地属于典型的黄土塬地貌沉积盆地,地表条件及地下地质情况复杂,导致二维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难度大、资料品质较差、物探综合解释难度大。综合利用地震合成记录、井正演及野外露头开展地层多元综合标定,明确探区内各组系地层顶底反射界面及其地震反射特征;结合野外构造形迹调查,利用重电震联合约束反演进行相互验证,建立了走滑冲断构造解释模型;通过精细速度分析,建立了研究区速度场,运用模型层析变速成图技术准确落实地下构造。在地质与地球物理技术综合应用基础上,预测有利烃源岩展布区带,部署马参1井。该井钻遇了与预测较为吻合的泥岩及暗色泥岩,并在下白垩统李洼峡组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证实六盘山盆地西南部确实存在成烃成藏的过程,盆地内马东山构造带是下步勘探的重点区带。  相似文献   
25.
宁夏六盘山盆地中新生代地质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盘山是宁夏最大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根据盆地的野外地质观察资料和已有工作的成果,对六盘山盆地沉积层序、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及地质构造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将六盘山盆地中、新生代划分为3个演化阶段,其中在三叠纪至侏罗纪期间是盆地初始形成阶段,经历主体抬升,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与盆地北部形成小型山间,白垩纪盆地北部小型山间合而为一,盆地沉积中心逐渐向南迁移,盆地进入独立演化发育阶段.新生代为盆地改造期,盆地西缘的构造逆冲作用逐步加强,继承性逆冲推覆再度活动,在原有的构造带基础上,出现新的构造变化,形成了新生代同(心)-海(原)-固(原)盆地.  相似文献   
26.
六盘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保护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是实现生态旅游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契合点.通过分析六盘山生态旅游区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7.
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沉积层序与含油气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露头剖面、钻井及地震资料对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的沉积层序进行了剖析,把下白垩统六盘山群划分为一个沉积层序,分别由低位体系域、湖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反映了早白垩世六盘山盆地从形成、扩张、鼎盛到萎缩消亡的发展过程。探讨了六盘山盆地白垩系含油气系统的地质要素(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及上覆层)和作用(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圈闭形成、关键时刻和保存)的发育特点,指出虽然六盘山盆地白垩系含油气系统形成的关键时刻整体上尚未到达,但在逆冲断块的下盘及断层带附近的局部构造中仍会找到白垩系含油气系统的油气藏。  相似文献   
28.
宁夏六盘山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区域生态经济的现状分析,指出六盘山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经济之路,使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出了加快水源涵养林基地建设,增强六盘山区水源涵养能力、合理利用草场,恢复和提高草原生态效能、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积极开展生态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控制人口数量,减轻生态环境压力、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创建节水型社会等生态经济发展对策,从而实现六盘山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9.
六盘山盆地早白垩世地层称为六盘山群,由下至上划分为三桥组、和尚铺组、李洼峡组、马东山组和乃家河组,其中三桥组由紫红色砾岩组成。位于六盘山盆地东部的固原炭山剖面是六盘山盆地白垩系重点研究剖面,该剖面下白垩统六盘山群下部含有一套厚度为28.0 m的砾岩,以往一直归为三桥组,但本套砾岩的基质或填隙物为灰绿色,与三桥组的砾岩的基质或填隙物为紫红色明显不同,通过结合地震剖面地层解释和沉积演化规律研究,新确定了炭山下白垩统剖面的砾岩层位为李洼峡组边缘相,本剖面缺失六盘山群下部的三桥组、和尚铺组。  相似文献   
30.
在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宁夏片区的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农户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显示:发展意识、公共空间及自我发展能力共同决定了农户发展能力的形成,三者的影响力是递减的;发展意识与自我发展能力之间存在正向相互影响,因而还应分别对农户发展能力的形成产生间接的促进作用;公共空间与发展意识存在的负相关也提示我们要防止公共空间在提供外部支持力的时候产生扭曲的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