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7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原告主体资格难以确定问题是环境公益诉讼这一保护环境的良好机制难以展开的一块“硬伤”。基于此点考虑,以改革诉讼理念为基础,提出在实践上借鉴美国公民诉讼制度中的“事实损害标准”以及参考美国环保团体参与公民诉讼的相关规定,以期发动环保团体的力量,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诉讼诈骗是近年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种新类型案件,实践中对于此类行为的处理存在多种不同的意见。通过对这些意见的分析,作者提出建议增设诉讼诈骗罪的建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设立该罪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对该罪的处罚原则。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小额纠纷。对于这类纠纷,当事人能否较方便地诉诸法院,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自己的权利,已成为法治国家的迫切要求。在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我国有必要构建小额诉讼程序,以充分保障公民诉讼权,实现司法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4.
公共选择与公益物品是经济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众多的经济学家就此提出了相关的可行性方案。结合公益物品的特性并借鉴管理学的拓展模型,主要考察其中的3种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政府介入模式、自治型公共事业组织模式和多元组织模式。并用管理学中非传递对称双线性效用值理论剖析了在特定情景下各种方案的优势、机会成本和相关的代价。  相似文献   
15.
辩护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种刑事诉讼权利,依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行使辩护权。本文作者就"拒绝辩护"问题.根据国内外的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实践,从当事人"拒绝辩护"到律师拒绝辩护两个正反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律师随意拒绝为当事人辩护是不慎重的,也有悖于法律规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现行刑法第306条专门规定了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碍证据罪。本罪的主要特征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不同于一般主体的犯罪。同时,从我国刑法第306条这一专门刑事条款违背公正性原则,构成对律师职业的歧视,破坏司法平衡,恶化控辩双方关系,在实践中不利于刑事诉讼法的实施.不利于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对此罪名进行了质疑,主张此罪名应予废止。  相似文献   
17.
群体纠纷是当代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而各国选择群体诉讼制度的设计和实践却千差万别,显示出多元化的趋势.本文着重分析了美国集团诉讼、德国团体诉讼、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选定当事人诉讼的特点和差别,并与我国诉讼代表人制度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我国代表人制度存在的不足和原因,提出应借鉴其他国家有益经验和做法,以一种多元化的思路和举措来解决代表人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应对群体性纠纷解决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8.
从确定网络作品的性质和范围入手,分析了网络著作权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和著作权人的法定许可权等问题,并就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的表现形式、责任承担以及侵权诉讼等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证据是法院审判定案的客现依据。证据的证明标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则所不同。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我国法院如何审案。定案其证据的证明标准怎样,这切实关系着法院的审判质量。笔者认为三大诉讼中必须竖持主观和客现的统一,既强调法院的职权又应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各项诉权,从而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证据在诉讼活动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科学证据具有促进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积极价值;另一方面,科学证据的不当运用也会产生侵犯人权,拖延诉讼,甚至造成错判的消极影响。这需要对科学证据的涵义、价值角度做重新分析,对我国科学证据的应用需注意的问题进行重新探讨,以使科学证据在司法实践应用中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