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5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基于公共性的图书馆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基于公共性理念的图书馆管理研究框架,论述了公共性视角下图书馆管理的内涵、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升图书馆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2.
历史主义深刻地揭示了形而上学所代表的"同一性思想"和绝对价值的虚妄性。历史主义危机所折射出的"一"与"多"的价值难题,概言之就是价值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二元问题;而这种二元对立已被当代哲学思维所扬弃。因此,走出历史主义的现代价值危机,关键是要在"一"与"多"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和适当的平衡,在公共生活中确立公共性的价值理念,在价值多元中积极建立一种公共性的价值秩序。  相似文献   
33.
沙龙展是法国现代艺术史的重要构成部分。法兰西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艺术训练/教育制度把艺术从自律领域引入公共领域。画家不仅是艺术家,还扮演着思想启蒙者的角色。画作不仅是自律性的、自足性的艺术活动,还是公共性的、开放性的艺术活动。观画者的参与、介入,就是一个艺术意义分享过程。沙龙展是一个由画家、画作、观画者三个主轴之间互动而生成的公共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34.
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与"遗产"概念所蕴涵的不同的知识形态与呈现方式,及其在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语境下衍生出来的不同意义与价值,认为作为"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方性,而作为"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被赋予了广泛的公共性,认识到两者的区别,有助于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梁丹婴 《广东科技》2009,(14):29-31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剧、城市之间竞争日趋激烈,本文对城市营销的理论和操作性的城市营销方法政府在城市营销中如何实施职能转变与运行机制的创新等进行了更深入地研究并总结出城市营销的四大战略.  相似文献   
36.
段磊磊 《科技智囊》2021,(11):72-76
公共频道是电视公共性最好的表达空间,但实际上它并没有相对显著的公共性.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看,频道公共性之所以会出现名实之间的冲突主要是因为其存在着历史制度上的路径依赖.从媒介环境学的逻辑出发,考虑到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方式和信息载体的技术进步,互联网的公共性表达存在着可能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37.
公共图书馆服务是社会的公共基础设施,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关乎社会的每一个人.公共图书馆服务属于公共文化的范畴,公共图书馆是对社会所有人都开放的,所以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文化基础和公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本文就主要讲解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基本特征,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公共性创新性以及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38.
新月派诗歌的平民意识首先表现为对严酷现实的义愤和对下层民众的道德关怀,其次是不分尊卑贵贱、人人平等的人道主义精神。此外,新月派诗歌个人性与公共性互相呼应:描摹田园生活的诗歌因站在平民立场,关注平民生活而具有公共性,其中也隐含了诗人的平民化生活理想;爱情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情爱体验,也显示了诗人自身作为广大平民中一员的生存状态;爱情诗因具有个性解放意义而体现了对平民意识的张扬。报刊、聚餐会和俱乐部作为公共舆论空间的直接影响,新月诗人信仰自由主义,成为新月诗派的平民意识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9.
知识分子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具有一种超越职业之外的对公共事务的深切关怀,公共性是知识分子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显著特征。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占据了社会文化舞台的中心,知识分子退守到了狭小的专业领地,其公共性逐渐衰落。知识分子应该坚守批判的立场,与公众平等对话,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背景参与公共活动,从而重建其公共性。  相似文献   
40.
近几年来,各地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层出不穷,违法滥征乱卖土地等现象日益引起中央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揭示了地方政府生产性投资膨胀的现状,剖析了引发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利益冲突的两个根本原因,即地方政府独立的市场化利益取向和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并为治理这一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