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60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58-58
交通拥挤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凸现为亟待缓解的重要问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被认为是缓解交通问题,改善交通状况,提高交通(客流)运输效率,促进交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我国公交(特指公共汽、电车交通)系统服务水平和运行可靠性较差,公交吸引力较低而改善手段又相对匮乏和落后的情况下,公交优先技术的研究变得相当重要且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2.
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设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对南京市公交停靠站的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对港湾式车站造成的拥挤及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了缓解延误和减少安全隐患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并针对车站的几何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63.
64.
65.
66.
运行瓶颈诊断对公交发车时刻表调整和车辆调度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从公交乘客和公交运营企业的不同关切点出发,结合公交GPS和IC卡等实时运营数据,提出一种公交运行瓶颈诊断方法。在公交企业运营效益、公交乘客出行效率等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站点层面提出公交车头时距、车辆延误度等运行评价方法,在线路层面构建公交行程时间与运输效益评价方法,以及基于站点、线路评价结果的线网层面综合分析方法。最后,利用案例获取的公交车位置、行驶速度、公交乘客数量等实时数据,以及公交站点、线路、线网和调度方案等静态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公交运行瓶颈诊断结果与公交实际运行状况具有较高符合度,能够实时、有效反应公交运行状态,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
基于暴雨内涝天气对公交线路运行影响强弱的三种情形,通过实际调查(RP)和意向调查(SP)的调查结果进行效用模型估计和决策变量的敏感性分析,解析暴雨内涝下公交乘客的出行选择行为机理,得到公交乘客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由强至弱)是步行时间、票价、车内时间和车内拥挤程度,以及所选出行方式的主要特点(由强至弱)是零换乘、低票价、中途易更改出行意愿和运行稳定.最后根据上述结果,从调度指挥、对信息服务、交管保障三个方面进行了暴雨内涝天气下公交应急预案的探讨.  相似文献   
68.
对于复杂的交通流,传统公交信号优先有可能会破坏干线协调控制效果,为此,提出公交优先可变车速引导和多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的集成方案. 以背景公交线路需求的历史数据为前提,通过定时检测公交车流状况,优化公共周期、绿信比和相位差,实时调整多路口交通信号配时,以此改善公交车的通行效率. 同时,以福州市金山大道三个交叉口为例,进行Vissim仿真模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 所提方法可有效提升多交叉口公交车流的通行效益,减少公交车辆的延误,最大化减少停车次数.  相似文献   
69.
针对电动公交车充电设施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对电动公交车线路和充电设施及策略规划方法进行研究。综合考虑充电站及充电桩配置与公交线路运营特征设计参数两者的相互影响,以充电等待时间和运力为约束条件,建立社会福利最大化模型。基于两种不同的充电策略,讨论其对充电站内车辆排队充电等待时间的影响。以拉格朗日函数求解算法和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以苏州市931路纯电动公交线路为算例对模型与算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遗传算法,基于拉格朗日函数的求解算法效率更高,求解结果更稳定。根据所构建模型设计的充电桩数量及线路运营特征参数,在满足充电等待时间约束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该研究所提出的模型可为电动公交车线路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0.
文章研究了公交场站选址和线网设计组合优化问题,建立以站间直达为关键约束的线网优化模型并给出求解算法。在所构建的公交网络中,利用改进的K最短路算法和相应的路径筛选条件获得从节点出发的K最短路径树,找出符合条件的单个K最短路径树作为初始解;通过不同节点的K最短路径树的叠加、删除、替代的优化过程,获得最优的K最短路径树组合,得到最优的公交线路集、场站位置。算例结果表明:公交网络规模越大,所需场站越多;K值越大,所需场站越少;不同场站可相互配合进行布局,实现公交线网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