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60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董会芳 《科技资讯》2011,(11):225-225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每个司机脑子中根深蒂固,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还是会对安全行车造成不可估计的危害。下面我们就谈谈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42.
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信息时代,城市在未来社会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城市交通面临新的挑战。章指出我国未来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将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3.
郑杰 《广东科技》2007,(8):68-68
建设部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公交出行的分担率不足10%,特大城市也仅有20%左右,公交车速越来越低,高峰时平均车速只有10公里/小时左右.出行难、行路难、交通时间成本不断增加,中国城市交通中的种种"软肋"开始凸显.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公交优先"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胡源 《科技潮》2009,(9):50-53
在长达85年(从1924年至今)的北京电车史里,有过两位主角——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它们登场的时间分别为1924-1966年和1956年至今。从1924年底,前门至西直门的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通车到1964年大庆油田会战成功——公共汽车所用汽油可以自给之前,电车是京城公交的主力。本文所提的公交,主要指”电汽化”的现代公交,即电车、汽车。畜力车、洋车.三轮车和自行车实际上也对北京人出行方式发生过重要影响,但暂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相似文献   
45.
坚持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浙江省青年汽车研究院是在原客车研发中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较大规模的集团企业研发中心,拥有专职研发人员657人,核心人员大部分来自国内汽车、机械、发动机、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的知名院校,拥有丰富的技术开发经验。研究院的技术发展走过了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在此基础上再创新等几个阶段,在具体开发中重视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及突破,立足豪华客车与城市公  相似文献   
46.
出门乘车忘了备零钞,汽车到站却由于前面的巴士仍在缓慢地上人而不能靠站,这也许是每个市民都有过的经历;几十甚至上百人在一起带着口罩数零钞,这是所有无人售票公汽公司每天必做的工作。然而,非接触式IC卡公交收费系统却可以使这些现象得到全面的改善。 非接触式IC卡公交收费系统是以非接触式IC卡作为支付载体,由车载收费机进行收费,通过计  相似文献   
47.
改革开放30年,上海市嘉定区从建成第一个电话村,到开通宽带上网业务,再到开始建设首个无线城市……一次又一次地见证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服务的不断完善。而不久前投入运行的公交信息化系统,则让这个城区的运行愈发高效,市民生活愈发便利。  相似文献   
48.
江鹏 《武夷科学》2008,24(1):139-142
国产3150新闻纸机干燥部车速从550米/分提高到700米/分存在主要问题:一是纸页横幅水份不均匀波动值大于40%;二是转动负荷增大超载跳停。改造的主要内容是转动件校平衡、提高联动齿轮箱的组装精度、增强烘缸内冷凝水及时排出的功能。  相似文献   
49.
公路设计中运行车速与设计车速相匹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高等级公路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非合理匹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期望车速的概念,并以设计车速、运行速度、期望车速为基础,讨论这三种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行速度与设计车速匹配的现状,分析运行速度与设计车速非合理匹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使高等级公路运行速度与道路设计车速合理匹配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