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起源于盛京的八旗科举八旗制度建立之后,八旗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有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新满文的推行与使用,使八旗中满族人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对文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急迫。在这种情况之下,皇太极于天聪八年(1635)四月在盛京举行了第一次八旗科举考试。这次考试意义重大,开启了八旗科举取士的先河。出于对不同文化人才选用的需要,这次考试没有规定只许用满文,或者只许用汉字及蒙古文考试,  相似文献   
2.
清入关前在盛京地区设置旗地,并有所发展,包括“计丁授田”与旗地配置。顺治年时,“龙兴之地”的盛京地区农业歉收,清廷为恢复生产,采取了重新分配旗地,鼓励满族返回盛京,招汉人出关开垦等措施。招民开垦并非一以贯之,而是反复几次,同时“旗民不交产”也几经变化。旗地的不断增加,管理办法的不断变化,尤其随着盛京各地分为旗屯、民屯,土地亦“分立界限”,有利于“各安生业”和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盛京农业的丰收,不仅满足了本地民众生活需要,还将大量粮食支援了吉、黑、直、鲁等邻省,对稳定北方的社会秩序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老舍是一个国家至上主义者,这与五四宣扬的个性主义和由此形成的批判国家偶像说的风气形成背离之势。形成老舍此种价值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满族文化中的八旗制度对满人道德品格的强化和八旗制度对满人掌控能力的形成而造成的满人的自信。  相似文献   
4.
蒙古铁骑扫欧洲,克中东,灭金朝,平南宋,在整个13世纪里无敌于天下。这样一支军队谁人不怕。与传统的游牧民族军队不同,这支军队既有  相似文献   
5.
顺治、康熙两朝,在招民垦荒政策的推动下,民人渐次涌入东北地区。清廷主要采取设立州县的方式对其进行安置,落户入籍的民人遂成为区域开发建设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亦有部分民人被八旗组织所接纳,成为八旗辖治下的各类旗人。不过,厉行旗民分治、维护以满洲为核心的旗人利益是清廷的既定国策,当民人的移入危及到旗人之时,满洲统治者便放弃积极的招民政策,并最终在东北推行严格的封禁政策。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上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正是因为康熙帝看中了孙子弘历,所以才在最后把大清江山交给了雍正帝。弘历后来登基成为乾隆帝使,特地在牡丹台题写了一块匾额,名字就叫"纪恩堂"。这一方面表明他对祖父感恩戴德,同时也说明他念念不忘自己就是从这里发迹的。祖孙三代赏牡丹圆明园的由来是康熙帝提笔命名的。为什么叫圆明园?园子的第一位主人雍正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  相似文献   
7.
文林 《科学大观园》2012,(14):50-51
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旗人,是清朝独有的。因此,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独有的。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创立了八旗制度,这套制度是在女真人原来的狩猎组织的基础上建  相似文献   
8.
八旗组织中,汉军与满洲在政治权利、经济待遇、社会生活与舆论宣传等领域的差异是非常突出的。乾隆时期令汉军出旗为民是旗内满、汉差异发展之极致,也是“首崇满洲”这一根本政策支配与驱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清朝作为以满洲贵族为统治核心的少数民族政权,其长期实行的民族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延续至清末,恰逢清廷大举兴办新政,新政改革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在此大背景下,清廷实行了化除满汉畛域的政策,对满汉关系进行了积极的调整。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诸多原因,清末新政中的化除满汉畛域并没有取得完全成功,相反,成为了清廷覆亡的重要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