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6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521篇
系统科学   94篇
丛书文集   357篇
教育与普及   3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5篇
现状及发展   47篇
综合类   691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404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冬凌草乙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冬凌草乙素-β-环糊精包含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薄层层析及比旋光度的测定得以证实。测定了紫外吸收光谱,用连续递变法测定了包合物组成的摩尔比。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以鸡冠花为原料,提取其红色素的方法及工艺流程。通过光谱分析的手段,研究了酸度、温度、光、时间、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本文报道了二苯并十八冠六聚钼钨杂多酸超分子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与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74.
研究了人工合成的藻胆体模拟复合物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并运用多指数拟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能量在R-PE和R-PC之间的传递时间与能量从R-PC传递到APC的时间几乎相等(50ps);除此之外,R-PE到APC还有两种能量传递的通道,能量在这两个通道的传递时间分别为110ps和400ps.即:蛋白之间的能量传递通道是并行的.  相似文献   
75.
得到了关于亚纯函数的导函数唯一性的IM四值定理。  相似文献   
76.
讨论并建立了高分辨率光谱仪参数,在带宽为3pm的光谱条件下摄取了稀土元素的高分辨率等离子发射光谱(ICP),鉴定了在240~450um波长范围内的谱线,和估测了这些谱线的强度.在实验中也观测到了谱线复杂的物理轮廓,包括超精细结构和未完全分辨的定线轮廓.  相似文献   
77.
卟啉—酞菁二元化合物分子内的能量传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新的以哌嗪连接的含卟啉-酞菁双发色团的分子(Pr-Pc)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并对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在光谱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分子的结构对非极性溶剂中二元化合物分子内的能量传递过程和机制进行了讨论,并算出发色团的空间相对距离为1.87nm.  相似文献   
78.
光谱添加剂在粉末样品分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具有不同作用的4种光谱添加剂对铁矿粉末样品分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载体效应和最佳缓冲效应所对应的添加剂质量分数一般不同。  相似文献   
79.
用吸收光谱、单扫描极谱及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Fe2+三磺基四苯基卟啉(简写为TPPS3)的水溶性配合物在pH~4.0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的性质。实验证明Fe2+与TPPS3在90℃下加热80min可以反应完全,配合物主要以TPPS3二聚体和TeⅢ-TPPS3单体的形态存在于该介质中,H+参与了配合物的电极反应,Fe-TPPS3体系中配合物的组成比为1∶1,FeⅢ-TPPS3在电极上还原为FeⅡ-TPPS2为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80.
稀土—二苯甲酰甲烷配合物微晶的合成及荧光光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稀土(RE)二苯甲酰甲烷(DBM)配合物RE(DBM)3·H2O(RE=Sm、Eu、Tb、Dy、Pr、Nd、Gd、Y),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差热热重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该配合物微晶尺寸,并研究了配合物在固态时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该系列配合物微晶的尺寸在50~250nm之间,在RE(DBM)3·H2O(RE=Sm、Eu)中可观察到较强的稀土离子的特征发射,而在RE(DBM)3·H2O(RE=Tb、Dy)中只能观察到配体自身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