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综合类   23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经过对雷神公司ASR-10SS一次雷达信号传输系统的分析,去掉了原有的多模光端机,采用国产的、成熟的、经济的PCM复用器和PDH单模光端机,采用一种简洁的方法解决了雷神ASR-10SS一次雷达信号在单模光缆上的传输.打破国外的技术壁垒,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2.
张龙 《科技信息》2009,(11):325-325
现代煤炭企业通信网络的传输、交换、处理信息量不断增大。兖矿集团作为一个现代煤炭企业,需要建立先进的光缆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113.
光纤预制棒是光纤光缆产业链的核心竞争点,国内主流光纤光缆企业正在加快预制棒产品国产化的步伐。本文介绍了我国光纤预制棒制造工艺与设备研究的历史及预制棒生产的现状,分析了光纤预制棒产品加快国产化的原因,提出了我国光纤预制棒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4.
21世纪通信网的发展趋势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其关键技术同步数字传输(SDH),异步转移模式(ATM)交换,光纤用户环路等已日趋成熟,它们所依赖的传输通道的稳定和可靠,是整个通信网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就对通信线路传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通信光缆线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确保通信线路安全运行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15.
光缆线路故障测量与定位模拟训练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和实物模拟相结合的光缆线路故障测量与定位训练系统设计方法。系统应用三维虚拟仿真技术来实现光缆线路路由的呈现、故障生成,对于故障出现后的告警状态、光缆故障测量和测量结果显示又采用实物形式模拟。训练时可以在虚拟场景中生成光缆线路故障,无需专用线路训练场地和对实际光缆线路的破坏,降低了光缆故障测量与定位技能训练门槛。  相似文献   
116.
117.
详细阐述了基于64D单线半自动闭塞电路的光缆传输网络的设计方案,该设计解决了新余钢铁公司厂内专用铁路通讯及长区间信号闭塞的难题,为铁路和冶金系统长距离运输办理区间闭塞开创了一条技术新路。  相似文献   
118.
梁永祥 《广东科技》2008,(4):187-188
ADSS光缆的设计施工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本文针对ADSS光缆的结构特点,使用寿命,挂点的选择原则,配盘,解读弧垂张力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ADSS只光缆在持定环境中的运用给出了一个较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9.
针对放线光缆放线剥离点附近的强弯曲状态可能引发光缆断纤的问题,在建立光缆运动姿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光缆剥离点处曲率半径和弯曲弧长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剥离点处曲率半径和弯曲弧长与剥离点位置、剥离段光纤所在缠绕层的半径、光缆放线速度、光缆线密度等光纤特征参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并对曲率半径最小值位置的具体讨论。结果表明,在对应试验条件下,放线过程中剥离点处光缆的曲率半径存在极小值,其大小约为1.2mm,与光缆缠绕层半径、放线速度几乎无关。而曲率半径和弯曲弧长会随剥离点位置、放线层、放线速度、光缆线密度的改变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0.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信息化。人们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了宽带时代。由于光传技术的发展,如何能够应广大客户的需求实现宽带的接入,成为了电信公司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