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0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7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41.
为了给油茶林合理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13 a生"岑软3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树为研究对象,以不施肥作为空白对照,以不加氮肥作为无氮对照,研究相同施氮量下硝态氮肥、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以及3种形态氮素1:1:1混合态氮肥对油茶春梢形态及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相比,混合态氮对春梢...  相似文献   
742.
为探讨不同套种模式生态茶园光合有效辐射特征及其差异,分别在西双版纳勐海县选取人工套种的沉香-茶树、樟树-茶树、千斤拔-茶树以及纯茶园样地,在干热季、雨季和雾凉季分别同步测定光合有效辐射,结果表明同一样地不同季节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差异较大.在雾凉季,各样地的光合有效辐射的数值较低,以樟树-茶园模式为最小,而干热季总体上数值较大.各套种模式光合有效辐射日总量则呈现千斤拔-茶树模式最大,樟树-茶树模式为最小.干热季光合有效辐射最强,在纯茶园日总量可达38.57 mol·m-2·d-1;但雾凉季近地层光合有效辐射最弱,在遮蔽较小的千斤拔-茶树模式日总量仅为23.03 mol·m-2·d-1.不同套种模式光合有效辐射与纯茶园的比值具有较大差异.干热季,樟树-茶树模式的光合有效辐射仅为纯茶园的65.9 %,雨季为76.0 %,雾凉季为87.2 %.而千斤拔-茶树模式的光合有效辐射在干热季、雨季和雾凉季则分别为纯茶园的90.2 %,91.2 % 和99.9 %.各套种模式光合有效辐射的比值均是干热季<雨季<雾凉季.  相似文献   
743.
利用便携式光合作用仪LI-6400和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PAM-2100对长汀严重水土流失区5种主要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黄瑞木(Adinandra millettii、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 L)与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的气体交换和荧光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与黄瑞木、油茶、羊角藤、芒萁之间Pn和Tr差异达显著水平;芒萁与黄瑞木、油茶、羊角藤之间Pn、Tr差异达显著水平;黄瑞木、油茶和羊角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马尾松、油茶和羊角藤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黄瑞木和芒萁为单峰型;马尾松、油茶和羊角藤存在“午休”现象且限制因素不同,马尾松光合午休由气孔限制因素引起,油茶和羊角藤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随光照的增强,5个树种均发生光抑制,表现为最大荧光产量、有效量子产量均下降,非光化学猝灭上升,但物种间各参数变幅不同.  相似文献   
744.
基于光响应机理模型的3种草本植物 光合特性差异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植物光响应机理模型,比较了大狼把草(Bidens frondosa)、山莴苣(Lactuca indica)和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大狼把草和酸模叶蓼在中、高光强部分的电子传递速率(J)明显高于山莴苣,并且在高光强部分二者没有出现明显的光抑制,而山莴苣则光抑制较明显。大狼把草和酸模叶蓼在各光强下的净光合速率(Pn)也明显高于山莴苣。3种植物成熟叶片叶绿素的含量依次是大狼把草>酸模叶蓼>山莴苣,类胡萝卜素含量依次为酸模叶蓼>大狼把草>山莴苣。山莴苣的叶绿素含量虽然最少,但它的捕光色素分子本征光能吸收截面(σik)最大; 与之相反,大狼把草的叶绿素含量最多,但σik最小,酸模叶蓼的叶绿素含量和σik则介于二者之间。大狼把草和酸模叶蓼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明显高于山莴苣,二者是通过增加有效光能吸收截面,以及缩短τmin值提高电子传递速率。相对于山莴苣,大狼把草和酸模叶蓼具有更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Isat)和暗呼吸速率(Rd)。大狼把草更高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PQ)有利于热耗散,避免光损伤。酸模叶蓼更高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耗散过剩的激发能上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植物体免受高温、高光、干旱等逆境伤害。综上所述,相较于山莴苣,大狼把草和酸模叶蓼应该对环境胁迫有更好的耐受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745.
甘肃省退牧还草科技支撑课题。课题以甘肃省退牧还草工程重点及示范区域——甘南州玛曲县和酒泉地区的安西县为研究区,在对玛曲和安西退牧还草工程区内外草原生态、牧草光谱、叶面积以及牧草生理生态等方面野外观测的基础上,利用多源综合观测数据,通过对牧草盖度、高度、产量和组分、卫星遥感牧草的植被指数、牧草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等生理生态特性以及牧草光谱特征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746.
采用人工增强UV-B辐射的方法,研究了蚕豆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对不同强度UV-B辐射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强度UV-B辐射使幼苗植株矮化达50%以上,叶面积减小,干物质量减少23.3%~61.49%;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下降,其中叶绿素a降低幅度比叶绿素b大;0.25W/m2的UV-B辐射使蚕豆幼苗叶片的Fv/Fm、Fv/F0、φPSⅡ、qP等荧光参数值显著下降.根据结果推测,增加不同强度UV-B辐射首先导致幼苗叶绿素含量减少,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进而降低PSⅡ反应中心活性,最终导致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减少了干物质的合成和积累.在本试验强度范围内,辐射强度为0.25W/m2时,其抑制作用最显著.幼苗植株的矮化及叶面积的减小是植物对增强UV-B辐射的一种适应方式.  相似文献   
747.
叶片气孔导度.光合速率的耦合模型是作物生理模拟的关键,是估算作物生长及水分利用动态的基础.采用盆栽试验实测资料,建立Leuning—Ball气孔导度模型及其耦合模型,考虑水肥因子对气孔导度、光合速率的影响,引入水稻叶片叶气温差、叶绿素相对含量修正气孔导度模型,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考虑叶气温差、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耦合模型具有针对水肥限制条件下更高的模拟验证解释能力,针对气孔导度,最大相对误差由125.5%、128.8%分别降至98.2%和126.6%,针对光合速率,平均相对误差由32.3%、74.3%降至20.5%和39.3%,最大相对误差则由331.5%、327.9%降至177.1%和113.4%.  相似文献   
748.
从西昌学院北校区养鱼池的底泥中富集分离得到一株光合细菌,该菌株厌氧培养物为红色,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繁殖方式为二均分裂。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鉴定为该菌株属于红假单胞菌属。  相似文献   
749.
研究了铝胁迫对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胞间CO2浓度等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A1胁迫导致车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气孔导度显著减低,而胞间CO2浓度显著升高,从而严重抑制了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铝胁迫导致车前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是非气孔因素,而不是气孔因素造成的.高的A1胁迫对车前的Amax, AQE和 LSP都有抑制作用,表明高浓度铝胁迫下车前对环境的适应性受到破坏.研究结果还表明,由于长期生长在酸性铝毒红壤环境,车前已经对低浓度铝毒具有了一定适应性.  相似文献   
750.
使用L 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藏川杨和中林46的日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藏川杨和中林46的日光合速率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藏川杨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峰值在09:00出现,为17.45μmol/(m2.s),中林46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峰值出现在10:00,为18.27μmol/(m2.s);两种杨树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11:00,其中藏川杨峰值为4.67 mmol/(m2.s),中林46峰值是9.77 mmol/(m2.s).由两种树种的光合速率及其内、外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可知:中林46的Pn与PAR,Tr,Gs3个因子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803,0.818和0.790),与Ca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为-0.715).藏川杨Pn与Tr,G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为0.579和0.639),与其他因子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