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先秦兵家的治道思想以道胜为宗旨,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目标,以悬权而动为行为标准,以分数为运行形态,以文武相济为约束机制,构成了兵家思想的管理现.即包括管理的本质观、目标观、行为观、组织观、控制观,以此构建了管理型兵家的治道模式.  相似文献   
282.
先秦道家的治道思想以道法自然为本质,以清净为天下正为目标,以无为而无不为为行为标准,以太上,下知有之为最高境界,构成了道家思想的管理观,即包括管理的本质观、目标观、行为观、境界观,以此构建了管理型道家的治道模式.  相似文献   
283.
作为中国经济文化思想源头活水的先秦儒家,通过对义利关系的分析奠定了儒家伦理财富现的基础,主张“以义制利”、“见利思义”,认为“义”是体现人的尊严的终极价值;强调“少私寡欲”和“相互不争”来达到社会安稳、人伦有序,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的重视超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的价值原则上,主张把贵贱原则凌驾于贫富原则之上,阻止富裕的商人凭借他们的商业财富来改变原来的贵贱等级.因此,先秦儒家的财富观是一种伦理型财富观.在近代,它受到西方经济思想的影响而发生变迁,先进的中国人从追求富强之“技”、解决生活世界之“用”上升为对意义世界评判标准之“体”的追寻,使得中国社会原来重和谐的中心价值,转为重财富与权利追求的“目的获求”价值,但却未能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以及被大多数中国人认可的财富理念.  相似文献   
284.
先秦州制考     
关于先秦政区的划分,古代有州制的传说。其说法甚多,见于先秦典籍者,主要有《禹贡》九州、《职方》九州、《尔雅》九州、《吕览》九州四种。 《禹贡》九州。《左传·襄公四年》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传说大禹治理洪水后,把足迹所到之处划为九个大区域,称为九州。《禹贡》曰:“禹别九州。”是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记载了大禹治水的经历、九州的划分、山川的方位及脉络。《禹贡》九州除冀州外,余八州皆言疆界。“济、河惟兖州”。《传》曰:“东南据济,西北距河。”《疏》云:“据,谓跨之。距,至也。”济,古济水;河,河水,今黄河。古代,济、河二水经常改道。其时河水自今河南省武陟县东北流至浚县西,折北至今河北省平介县北,东北流分为“九河”,最北一支为干流,北流至深县南,折东北至静海入海。济水分河北济水与河南济水。《禹贡》“导水”曰:“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此为河北济水。“(河)溢为荥,东北出陶丘北.又东至于河,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此为河南济水。“河、济惟兖州”之“济”,指河南济水。其时济水自今河南省荥阳北分河水东出,经封丘县南,至今山东省东明县南码头集入山东境,折东北经定陶县北入古巨野泽,出泽北至东阿县  相似文献   
285.
我国是古代世界青铜合金技术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十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其中工作开展得较早的,日本学者有近重真澄[1]、道野鹤松等人,我国学者有梁津[2]等人;其中批量分析数较大的,我国学者先后有梁树权[3]、李敏生等人;李敏生等于1982、1984年两次,曾先后分析了殷墟妇好墓和小屯村西殷代墓葬出土的138件青铜器[4]。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分析过的我国古代青铜数应以千计。这些分析都极大地增进了人们对我国古代青铜合金技术的了解。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还存在两个问题:(1)是过去的分析研究局限于某一较小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很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有的历史时期分析试样较多,有的则分析较少。(2)对青铜合金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很少涉及。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大量实物分析资料的综合考察,来探讨我国古代青铜合金技术发明、发展的一般情况及其在我国古代文明史中的地位,并对我国某些考古文化的分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86.
王建兵 《科技资讯》2006,(19):106-106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世界各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已达成共识。本文分析了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对于我们当前生态实践具有的积极指导意义,提出只有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睦相处才能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87.
试论先秦韵文对单音词双音化的助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分析先秦时期单音词双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分化同音词说"和"明确表义说".分化双音词在书面上的广泛使用,以<诗经>最为突出.以<诗经>为代表的韵文语言推动了单音词向双音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88.
这是先秦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其诗篇《天问》开篇时提出的问题。从古到今。人类始终渴望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探究宇宙的命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决定我们这个宇宙的命运的,是一种神秘的“暗物质”(dark matter)。可是,虽然暗物质的存在已经有很强的证据。但暗物质究竟以什么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89.
以先秦时期时间词汇为研究对象,从动力的角度对其形成发展作认知、文化考察,着重考察中华民族主和尚衡、敬德保民和重视伦常的主流文化传统在先秦时期时间词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90.
"孝"是早期儒家为家庭和社会伦理所进行的理论设计,具有较强的生存功利精神.孝道在后世发展成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准则.通过分析早期儒家孝伦理的表象,可探求其真正蕴含的生存功利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