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28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先秦至魏晋时期,"由"所在的句子结构日益复杂,涵盖的信息量加大,"由+N"由二连动、三连动关系中的一项向修饰关系的转化,导致"由"从动词虚化为介词;由它套合的结构不仅可以作施事主语,还可以作类似于紧缩句内的成分,或者复句的一个分句;"由+N"语序的由前至后,直接关系到表述者的语言心理、语义意图;"由"介引的N语义概念可表抽象意义的场所,或表示人物、官职、地位的起点,或表示范围、状态,这些都是方所类用法的隐喻或引申.  相似文献   
22.
《孙膑兵法》未经后人染指,较真实地反映了战国时期的语言事实,体现先秦时期的语言发展规律。《孙膑兵法》被动句的表示法反映了战国时期被动表示法的特点厦其变化,标志着先秦时期语法发展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3.
孙润祥 《镇江高专学报》2000,13(3):22-25,41
世界各民族的最初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决定着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周族史诗是我国上古时期诗歌,相当完整地反映着古代中国作为大陆农耕民族的文化心理特色,它与大致现时形成的、以希腊为代表的海洋商业民族心理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24.
利用《墨子》考察先秦的几何学知识不仅对研究中国早期数学史而且对了解中国思想和文化初成期的面貌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墨子》中有关文献所蕴涵的几何学观念和知识,指出它们的范围、性质和特点以及在墨家整个知识系统中的位置。然后利用这些结果和有关名家的文献及上古时代的数学文献等相参照,分析当时存在的几何学知识及其基本性质和特征,并说明当时发展出相互关联的两类几何知识——注重实际应用的算法式几何知识和注重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论性几何知识。后一类知识为认识古人如何从经验知识发展出抽象化、理论化的几何学提供了样本。先秦数学的多元化,与当时社会的激烈变革、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的大环境密切相关,是先秦学术和思想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5.
26.
在中西方美学发展的长河中,有许多的会合点,和谐美就是其中的一个。本文立图从先秦两汉与古希腊罗马和谐美产生的背景;先秦两汉与古希腊罗马和谐美的内涵;重论和谐美的当下意义等方面探讨先秦两汉与古希腊罗马和谐美的会合点。  相似文献   
27.
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文化的创立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科技体系的奠基时期。在这一时期,儒家文化对科技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科技的道德引领和理性认知。儒家文化讲求天事、地事、人事和谐,并解决个人的终极目的问题。在认识、追求万物变化和联系的过程中,进行了科技方面的探索。儒家文化所具有的“尊道”、“重学”、“致用”的科学精神特质,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先秦文言盛行,无论是行人应对,还是诸子谈辩,均有鲜明的文言特征.先秦文言之风盛起,与周朝推行礼乐之教有因果关系.在春秋、战国时期,文言出现了阶段性发展.从应对辞令可管窥春秋时期的文言风气,"微婉其辞"是应对辞令之文言上的特点,这一特点承载的是尚礼精神.从纵横谈辩可蠡测战国之世的文言风气,铺排其辞是诸子谈辩之文言上的特点,这一特点承载的是尚势精神.  相似文献   
29.
2008年10月20日,在我校召开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先秦儒家和谐理念与当代和谐文化构建研究》结题会,结题会由学校科学技术处主持,项目负责人张自慧副教授代表项目组作项目研究报告。该项目对先秦儒家礼文化的和谐理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挖掘、整理和凝炼,对礼文化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和谐思想与人文精神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和精华。对礼稳定秩序、和谐社会的政治功能进行了探索,深入分析了礼的政治功能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利与弊。对礼乐文明的内在和谐机制进行了结构要素分析,提出了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的动态和谐模式。同时还从多视角探析了儒家学说独尊千年的深层内因。研究充分挖掘了传统文化资源中的和谐内容,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结题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研究报告和认真审阅有关结题材料后,一致同意通过结题。《先秦儒家和谐理念与当代和谐文化构建研究》项目通过市教委结题  相似文献   
30.
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不仅是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们从自己的学习、教学和社会实践中,总结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的教与学的经验。如: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肯定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教育中应注意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等。这些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对于现代教育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