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103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43年   2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922.
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政斋,南宋"四大中兴诗人"之一,著有《诚斋诗话)、(诚斋集),诗来共四十二卷,录诗四干余首。虽然,由于杨万里的诗歌缺乏现实内容,自宋以后,对他的评价不高;但由于他在诗歌艺术上的不断创新,在当时,杨万里声名颇著,几与陆游齐名,号称"杨陆"。甚至,严羽的(沧浪诗话)在"四大中兴诗人"中,独推杨万里,举其诗为"杨诚斋体"。在宋代,"杨诚斋体"备受推崇的是它的"活法"。"活法"一词.最早由宋代文论家吕本中提出。但对"活法"的解释,自宋代以后,却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的认为,"是要诗人又…  相似文献   
923.
924.
朱熹和戴震《诗》学关系密切,朱戴有着共同的学术精神和治学风格,大胆怀疑,客观求真。朱熹《诗》学诸多思想和方法对戴震有明显影响,戴震《诗》学借鉴了朱熹《诗》学的具体思想和方法,肯定和引用了朱熹大量的《诗》学研究成果,在某些方面戴震《诗》学对朱熹《诗》学有所超越和发展。  相似文献   
925.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开创了以诗论诗的文学批评方式.而<凤凰涅破天荒>和<美学笔法登上品>则是对杜甫文学批评方式的借鉴与习得.  相似文献   
926.
本文介绍了500kV3/2接线,对其非正常运行方式下,边断路器和中断路器的重合闸配合、保护压板的投退、断路器失灵后的处理方法以及3/2接线非正常运行方式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27.
盛唐艺术繁荣鼎盛,并且当时的文人普遍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因而留下了数量颇丰的艺术诗。其中,杜甫的艺术诗成就最为显赫。杜甫的艺术诗不但生动展示了盛唐艺术的风貌,而且深刻阐释了盛唐艺术的风度。一方面,杜甫的艺术诗是受盛唐艺术的强烈感染而作,承载了盛唐艺术的大气与恢弘;另一方面,杜诗创作历来与社会现实密不可分,盛唐社会的急转骤变使杜甫后期的艺术诗具有了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而盛唐艺术的气度始终是杜甫诗歌创作的底气所在。  相似文献   
928.
本文从东坡的词体观念出发,说明东坡词具有明显的诗化特点,从本质论上看,东坡以诗心入词,全面展示诗人的个性、气质和精神品格;从创作层面看,东坡以诗笔写词,把诗的题材、功能、意境、表现手法等大量引入词,为词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929.
钟嵘《诗品·序》强调"诗可以怨",是将怨情看作诗歌创作的动因,认为诗歌可以释放怨情,使诗人得到精神的解脱.钟嵘所谓"诗可以怨",是对孔子"诗可以怨"的丰富和发展.《诗品》将"诗可以怨"由"怨刺"为主发展为以"怨愤"为主,推重个人身世遭遇所产生的怨情,同时并不排斥诗歌"怨刺"的政治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930.
关于《唐风·葛生》的主旨,历来主要有四类观点:《毛诗序》以为刺晋献公;郑玄不指实于晋献公,而以为是丈夫久役丧亡,妻子居家独思的一首诗;严粲提出悼亡的观点,今人多认可;还有人认为是闺怨诗。比较众说,"刺晋献公"与"闺怨"的说法,或附会、或臆测,较难服人。通过解读文本,分析诗歌的内容与结构,可知《葛生》是妻子悼念亡夫的一首诗。诗用对比、递进、并列等手法,表达了独居女子愿百年之后与丈夫同归共穴的强烈愿望,体现了"《唐风》之厚"的美好品格。其伤存悼殁最哀,对后世悼亡诗深有影响,堪称悼亡诗之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