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正>制作一件砖雕需要多道复杂繁重的工序,且每道工序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山西清徐砖雕要经过如下12个步骤、30多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2.
清徐砖雕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两汉后,清徐先民已经掌握制陶烧砖技艺。清徐砖雕制作是典型的民间手工技艺,历史上主要通过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随着晋商的崛起,清徐境内各村各社建造坛、庙、寺、观蔚然成风,一颗印式的四合院处处林立,一条条用砖瓦建筑的大街次递出现,于是,清徐便被周边人群美称为砖瓦圪洞。20世纪中后期,随着社会变革,传统民居建筑发生了深刻变化。坛、庙、寺、观基本停建,随之一颗印式的四合院晋居建筑也越来越少。20世纪初,清徐境内庙宇不断拆除,砖雕市场日见疲软,加上清朝时期砖雕市场需求量小,从事本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少,相伴着清徐砖雕传统手工技艺也越来越濒临危机。直到近代,随着经济利益的驱使,砖雕业才慢慢升温。但清徐砖雕传统的手工技艺因其本身的深度、广度、综合性与群集性,必然为合理传承造成极大难度,而由于现代机械设备的使用,机器雕刻正在不断取代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砖雕日益缺乏丰富的人文积淀和艺术审美。清徐砖雕正在逐渐丢失古老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13.
在分析<元秘书监志>规定的司天台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的基础上,讨论元代中国天文学与回回天文学交流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当时存在两方面相互交流的大好时机,但是管理者没有组织起有效的交流活动,致使"汉儿司天台"和"回回司天台"的工作人员各自独立工作,没有展开应有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4.
经梳理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元代少数民族散曲研究在50-70年代受特殊政治气候影响形成沉寂期,从80年代开始,伴随着学术观念的更新以及文献资料的丰富,研究有了更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作家群体的建构、散曲文献的整理、研究内容的拓展、研究模式的转变等四个向度上的推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案头化研究倾向非常严重,以及最近几年“炒冷饭”式的重复研究较多等。  相似文献   
115.
不少学者以为散曲出两宋都城,时在宋金.我以为散曲肇源于燕京,时在金元.因为:首先,从散曲对音乐的依赖程度可以推断,其产生一定与燕京(今北京)及周边地区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散曲也带有鲜明的以大都(今北京)语言为基本标准和典型代表的北方方言特征.第三,散曲的特点,决定其必然产生发展于商贸繁荣市井发达之地,燕京作为辽、金、元三代都城,发展这种“市井俗曲”的文化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第四,以散曲与杂剧的密切关联度亦可佐证其肇源地就在燕京的推断.同时,北散曲的繁荣发展,久远保留和广泛的传播,都依赖元大都国家首都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6.
元明之际遗民中,不仅有蒙古、色目人,还有数量很多的汉族士人。这些遗民以儒士居多,他们有共同的拯世济民的抱负和竭忠输诚的信念,以儒家的忠孝节义、伦理纲常作为指导言行的主要准则。这些遗民心怀故国,不肯入仕明朝,主要是受忠君观念的支配,而且也是明初恶劣的政治环境,使他们心怀畏惧,越发追念故元宽松的氛围。  相似文献   
117.
论述了元代瓷器在成分的组成,颜料的配制,烧结温度的掌握以及生产工艺流程等方面的概况,比较了元代瓷器在花色品种,外观造型的创新之处,分析了元代制瓷业的发展因素,肯定了元代制瓷业承前启后的作用和中国瓷器史上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8.
元代文学的整体性研究在 2 0世纪虽未充分展开 ,但学界已对若干课题作了初步探讨。人们注意到民族文化融合、政治文化中心转移、崇尚文儒的国策、民族和阶级矛盾、商业经济、娱乐文化、东西方交通和国家开放等文学发展背景方面的因素。对文学性质的研究 ,人们主要从俗文学兴起、少数民族文化为文坛注入新的因子等方面考察。元代文学的特征 ,一般被归纳为传统文学的衰落和俗文学的兴盛、各种文学样式都得到了发展、传统的雅文学产生新变等。学界普遍将元代文学分为前后两期 ,但对分期断限和各期面貌、特点的认识稍有出入。元代是古代文学发展转型期的最后阶段 ,从此俗文学成为古代文学史的主流。这一点也得到普遍、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19.
元代,蒙古人的宗教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特征。蒙古人自身的文化传统、多民族融合、元帝国统一的政治目标和宗教政策导向以及宗教自身的性质等因素是形成这种多元化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0.
提出我国古代陶瓷的输出很可能在汉代就已出现,指出景德镇在晚唐五代及宋初时瓷器的外销就可能已十分火爆且影响很大等猜想。根据已发现的资料指出元代的瓷器已经远销到西北非而非学界所说的非洲东海岸。论证了我国宋元以前的陶瓷输出与世界文化交流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