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4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298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535篇
教育与普及   3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7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833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399篇
  2000年   397篇
  1999年   324篇
  1998年   302篇
  1997年   336篇
  1996年   377篇
  1995年   336篇
  1994年   294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31.
科学还原与科学革命是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对核心概念。与简单的对立观不同,本文认为,科学还原与科学革命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互斥和对立,而是具有一种新的关系结构。这种新的关系结构具有互补性、互助性和互融性,并且与新近弦论哲学界所聚焦的"对偶性"一脉相承。基于这种新理解,我们既可以厘清当代科学哲学的演化脉络,消除认识误解,又可以为科学哲学的未来走向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932.
在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以聚乙二醇600(简称PEG600)为催化剂,芳酰氯、硫氰酸铵与水合肼反应,以良好的产率获得16二芳酰基二硫脲衍生物.初步生物活性试验表明,此类新化合物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33.
微波辐射合成甘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微波辐射干反应技术和相转移催化相结合,快速合成了甘氨酸,考察了影响反应率的因素,最佳反应条件为:PTC为TBAB,微波辐射时间1.5min,功率240W,产率91%。  相似文献   
934.
乙酸环已酯催化合成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氯化亚锡为催化剂,由乙酸和环正醇合成乙酸环已酯进行了研究,经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酯化率和产品纯度均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935.
己酸正丁酯合成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氯化亚锡催化剂,对己酸和正丁醇酯化制备己酸正丁酯的反应了研究。  相似文献   
936.
对钛调整体系中的一种新的还原反应的机理进行推证,证明体系的还原反应中存在一种类似Meerwein-Ponderf-Verley还原反应的分子内氢迁移反应,同时证明体系中的锂试剂以2种不同的方式促进了该还原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937.
本研究采用26℃,32℃,38℃,44℃和50℃等5个恒定温度分别干燥西洋参,在干燥过程中每两天取样一次,测定淀粉和还原糖含量,以研究干燥温度对鲜西洋参糖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个恒定(26℃,32℃,38℃,44℃和50℃)干燥西洋参,粗淀粉和还原糖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粗淀粉和还原糖的变化趋势相反;38℃处理整个干燥日程还原糖含量均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且淀粉含量相应地较其他处理低。  相似文献   
938.
聚氯乙烯三氯化铁树脂催化合成乳酸异戊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聚氯乙烯三氯化铁树脂应用于乳酸异戊酯的合成中,由乳酸和异戊醇反应生成乳酸异戊酯,当0.1mol乳酸,0.4mol异戊醇和0.75g催化剂,回流分水60min,产品收率达95%,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939.
In this work, different effects of substrates on the morphologies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NTs) are studied. SWNTs were produced by floating catalyt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using CH4 as carbon source gas and Ar as carrier gas. Then the SWNTs were deposited on lithography-patterned different substrates. The as-grown SWNTs at the boundaries between SiO2 and metal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tomic force spectroscopy and Raman spectroscopy. It is found that SWNTs deposited on low-conductivity substrates trend to have curved morphologies and some of them form rings, while SWNTs deposited on metal sub- strates remain straight and orientated. The mechanism of these effects was also discussed,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hermal conductivities and the principle of energy dissipation.  相似文献   
940.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2O3-Co3O4磁性复合催化剂,并用XRD、EDS等方法进行了表征.以偶氮染料刚果红模拟废水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该催化剂在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工艺(CWPO)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对于10mg·L-1的刚果红模拟染料废水,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当催化剂30%Fe2O3-70%Co3O4和氧化剂H2O2的投加量分别为0.08g和0.02mol·L-1时,处理40min的降解率和COD去除率分别可达98%和93.7%,表明该催化剂在CWPO工艺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另外,该催化剂具有一定的磁性,可利用磁场从反应体系中分离,以达到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