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57篇 |
免费 | 199篇 |
国内免费 | 21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5篇 |
丛书文集 | 447篇 |
教育与普及 | 26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65篇 |
现状及发展 | 17篇 |
综合类 | 63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94篇 |
2022年 | 112篇 |
2021年 | 116篇 |
2020年 | 99篇 |
2019年 | 100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83篇 |
2015年 | 125篇 |
2014年 | 273篇 |
2013年 | 233篇 |
2012年 | 267篇 |
2011年 | 272篇 |
2010年 | 272篇 |
2009年 | 342篇 |
2008年 | 305篇 |
2007年 | 289篇 |
2006年 | 303篇 |
2005年 | 327篇 |
2004年 | 354篇 |
2003年 | 328篇 |
2002年 | 325篇 |
2001年 | 351篇 |
2000年 | 325篇 |
1999年 | 251篇 |
1998年 | 201篇 |
1997年 | 229篇 |
1996年 | 197篇 |
1995年 | 157篇 |
1994年 | 145篇 |
1993年 | 123篇 |
1992年 | 114篇 |
1991年 | 93篇 |
1990年 | 86篇 |
1989年 | 71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41.
选择性催化氧化H2S的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察了几种单组分氧化物把硫化氢催化氧化为单质硫的基础上,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3种复合氧化物催化剂A,B,C,并考察了它们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剂B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在90%和97%以上,在40h的催化性能稳定性测试中,其转化率和选择性均能保持稳定,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942.
结合FKN模型研究了卤素F-,Cl-,I-离子对以铈催化的B Z振荡反应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F-,Cl-,I-对B Z反应体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它们对B Z反应的影响机理各不相同.F-与反应体系中的Ce3 反应生成CeF3(Ksp=8 0×10-16)对反应产生抑制作用,Cl-,I-则与反应的中间体(HOBr或HBrO2)反应干扰振荡行为. 相似文献
943.
金属钯催化氢化氢解能还原1,3-环己二酮及其衍生物3,5-二羰基环己基甲酸的1个羰基,使之转化为相应的单酮. 相似文献
944.
在一水硫酸氢钠存在下由苯甲酸和乙醇合成了苯甲酸乙酯。当苯甲酸、乙醇和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比为1:8:0.86,回流8h,酯收率达93%。 相似文献
945.
对"过氧化氢碘化钾催化分解"催化概念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氧化氢中加入碘化钾溶液,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显著加快.国内外文献普遍认为这是碘化钾在起催化剂作用.我们发现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变黄.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溶液中碘离子浓度降低、溶液的电导率增大、pH值升高,而且溶液中生成了单质碘.根据对上述实验研究结果,我们对碘化钾作为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的概念提出了质疑。并证实发生了过氧化氢氧化碘化钾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946.
目的合成2-(1-苯胺基)苯甲基-环己酮。方法在室温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H_4SiW_(12)O_(40)/SiO_2催化剂,高效催化环己酮、苯甲醛和苯胺的Mannich反应合成2-(1-苯胺基)苯甲基-环己酮。结果在n(苯甲醛):n(环己酮):n(苯胺)=1.0∶1.8∶1.8,反应温度为20℃,催化剂的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0%,反应时间为23h的最佳条件下,2-(1-苯胺基)苯甲基-环己酮的收率可达77.5%。结论 H_4SiW_(12)O_(40)/SiO_2是合成2-(1-苯胺基)苯甲基-环己酮的优良催化剂,整个反应体系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和催化剂可重复回收利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947.
948.
采用硫化铵快速分解硫磺试样,在16.56 mol·L-1NH3·H2O-0.21 mol·L-1酒石酸钠-3.01×10-4mol·L-1Pb-1.50×10-2mol·L-1EDTA-0.12mol·L-1Na2SO3-3.2×10-4mol·L-1HNO3体系中以催化极谱法测定微量碲.极谱峰电位为-1.10V(VS·SCE).碲浓度在4~100ng/mL-1范围内与峰电流有良好的分段线性关系.检出下限为4ng·mL-1.方法的RSD为1.9%~2.3%,加标回收率为90.10%~96.00%.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用于硫磺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49.
采用自制的S/Ti O2作为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进行光催化降解2-萘酚和还原Cr(VI)的实验。考察了S/Ti O2投加量、2-萘酚初始浓度和p H值对2-萘酚降解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及Cr(VI)~2-萘酚混合体系光催化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S/Ti O2投加量为2.0 g/L,2-萘酚溶液初始浓度18.75 mg/L,p H值为6~7时2-萘酚光催化降解效果最好;混合体系中的2-萘酚的降解率及Cr(VI)还原率均较相应的单一体系高,Cr(VI)的还原与2-萘酚的氧化之间产生了协同效应。Cr(VI)和2-萘酚的光催化反应均为拟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950.
FeCl3-CO2体系改性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FeCl3为催化剂,用CO2对原料炭(LAC)进行改性。用乙醇、亚甲基蓝和VB12表征其吸附性能;氮气吸附(温度为77K)方法测定活性炭的孔结构,计算其BET比表面积;密度函数理论(DFT)表征其孔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增加了1倍,使改性后活性炭对乙醇、亚甲基蓝和VB12的吸附量都有显著提高,且改性后活性炭的孔径分布更趋均匀。 相似文献